第(1/3)頁
由朱高熾提議,燕王朱棣批復,成立了軍工聯合辦,全面負責中華重工與衛所之間事務的管理。
在秦王去世的第六個月,由軍工聯合辦主導,調研司配合,挑選了兩處編練新軍。
一處是密云區的石匣營,一處是金州衛的金州中左所。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
朱高熾乘坐鐵道馬車,帶領隨行人員和侍衛抵達密云站,在抵達之前。
站臺上,兩排各一百名士兵,整齊的站立。
這是朱高熾第二次來密云。
密云地區沒有設府衙,也就是沒有官員,密云衛指揮使郭英,密云后衛指揮使鄭亨,石匣營守備丘福等將領,以及從北平諸衛受邀而來的軍官,眾人早已在此等候。
比起朱高熾第一次抵達密云,這一次的規格要提高了數倍不止,人們的神情上更加的尊崇。
世子是沒有這么大威望,也沒有這么大權利的,可誰讓朱高熾的做法是全天下獨一份呢。
在燕王的“放縱下”,朱高熾權利大的沒邊,特別是建立的中華重工體系,讓北平的繁榮提升了好幾倍,人口也大幅增長,多少人從中獲利,也成為不少人頭上的“籠頭”,不聽話的人下場可都不太好。
“來了。”
老遠看到朱高熾的專列,人們動了起來,級別低的,主動往前迎過去。
當鐵道馬車停穩,先下來幾名侍衛,然后才是朱高熾,等朱高熾下車后,隨行人員源源不斷的涌出。
有都司官員,中華重工部門管事,長史府官員,甚至還有幾名南方的商人。
“拜見小王爺!”
眾人齊身上前行禮。
“免禮!”
朱高熾現在是世子,名份上和以往有了改變,現在叫他小王爺才是名正言順。
眾人寒暄一番后,朱高熾否了坐轎子,也不要坐馬車,直接騎馬和眾人前往了石匣營。
石匣營是地方上的常駐軍營,不是臨時的,所以營地是修建好的兵堡,各項設施齊全。
由中華重工調撥轉款,提供給石匣營,準備了宴會。
宴會中。
雞鴨魚肉,糕點米酒,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進行一半時,將領們輪流來主桌敬酒,首敬的當仁不讓自是朱高熾,而且不少將領的調動,還是朱高熾親自主導的。
例如真定衛千戶張武,舉著酒杯興奮的站到朱高熾面前,已經十八歲的朱高熾,個頭不比張武低。
而且朱高熾的身影并不單薄,歷史上是胖子,現在談不上胖,更談不上健壯,但也不像一般青年的薄弱。
“小王爺,標下是張武。”舉著酒杯的張武,忐忑的自我介紹。
他雖然出身燕山衛,可燕山三護衛中,光百戶就有兩三百人,加上衛司衙門在北平城的有十二個衛所。
所以能像朱能這些被小王爺留在身邊做事的幸運兒并不多,明顯張武不在此列。
朱高熾端起的是清洌的米酒,笑盈盈的看著張武。
張武此人是他看重的,在他的重點培養名單中,因為此人在歷史上,是靖難功臣第十二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