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經過他的觀察,新戲中救人士兵的妻子的角色,非常適合趙家寡婦,可以說非她莫屬。 “你沒日沒夜的練習,不就是為了登臺?你怕什么呢。”劇院院長沒有責罵,反而一臉的溫和。 趙家寡婦羞愧的說道:“我怕演不好。” “沒有演不好的說法,只有角色合不合適。”劇院院長安慰道:“劇院的戲本來就是假的,觀眾來看的時候,就知道是假的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觀眾看戲的時候,忘記這是假的,怎么才能做到呢?讓每個角色活起來,只有最合適的演員扮演,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只有貼合角色的演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貼合角色的演員,哪怕用盡了全部的力氣,也只能事倍功半。 趙家寡婦很努力,有股聰明勁,加上現在的角色非常貼合,劇院院長相信她能演出成功。 經過劇院院長的相勸,趙家寡婦終于打消了顧慮,全身心的投入新戲中。 不只是她,每個角色都是劇院院長精挑細選的。 這些演員們心無雜念,每日早早的來到大劇院,從早到晚忘我的排練。 大劇院經過許久的發展,舞臺布展,道具布置,燈光使用,樂器使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十二平均律的原理下,大劇院請了老樂戶們,發明出了不少新的樂器,讓音樂更加的美妙。 曲子和調子,歷史的長河遺留下許多許多,有的可以直接拿來使用,有的可以當做素材改進。 一首接一首的音樂被制作出來,甚至北平大劇院,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音樂大師的年輕人。 北平大劇院考慮過,是否專門安排一場音樂會,不過北平大劇院的新戲播出排的很滿,所以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大幕拉開。 一首激蕩人心的樂曲,在各種樂器的伴奏下,先響徹了大劇院,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開場是軍營,士兵們嚴格訓練,在休息的時候,軍官訓導軍紀,要求休假外出的士兵們,保持好軍人的形象,不要做出給軍人形象抹黑的事情。 接著軍隊唱著軍歌,軍歌是結合岳家軍的事跡。 “大明軍保家衛國,忠肝忠膽忠國家。百萬精兵鎮山河,鼠輩外寇勿敢侵。” “若有外寇來犯之,軍民團結驅外寇。誓死不做亡國奴,誓與國共存共榮。” 當演員們唱完這首軍歌,軍官就解散了,士兵們高興的散去,有的人打包回家。 “嘩啦啦。” 第一場落幕,觀眾席上響起了巨大的掌聲。 昏暗的燈光下,只能照清路面,但仍然可以通過些蛛絲馬跡,看到觀眾們的確被吸引了。 前排中間的燕王,在他的臉上,人們就可以看到滿意的笑容,并不似客套。 當朱棣偏過頭,坐在旁邊的朱高熾主動伸過腦袋。 “老大啊,北平大劇院的模式,這點咱的確得夸你,非常的好,不但要保持,還要大力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