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名思義,軍籍工人的戶籍就是軍戶,有受召入營的義務。 在礦工們忽視的背景下,礦場上的一位年輕管事,悄然找到一位年輕的礦工。 “堂哥。”年輕人雖然個頭不高,但是很壯實。 “我讓你申請轉軍籍,等了好久,怎么你還沒寫?”年輕管事不滿的質問道。 許多礦工不會寫字,會有專門寫好的申請表,他們只需要簽字畫押即可。 年輕管事知道自己的堂弟會寫字,因此才這么說。 “我大他不同意。”年輕礦工有些憤怒。 “別聽你大的,你家蜂窩煤作坊,我早就勸過你大,加入蜂窩煤商會,結果你大是頭倔驢,怎么勸也不聽,結果呢,過了兩年好日子,作坊就維持不下去了。” 年輕人聽到堂哥的話,臉上露出落寞的神情。 他家可是北平第一批開辦蜂窩煤作坊的,當時一家三口雖然累,但是每個月可掙不少錢。 后來蜂窩煤商會規模越來越大,制作的蜂窩煤成本越來越低,他們家比不過,逐漸維持不下去,終于還是關門了。 幸虧堂哥又出面照顧,讓他進了礦場,加上那兩年靠著蜂窩煤作坊賺的積蓄,家里的日子還能支撐下去。 “你大什么都不懂,你別聽他的了,聽我的沒錯,盡快轉入軍籍。”年輕管事語氣很自信。 “咱們這里比不上中華重工,但是我們礦上目前還沒什么軍籍工人,你加入的越早,機會就越多,可不要再錯過了。” 年輕管事認為自己對族人仁至義盡,如果還是不聽他的,那也只能如此了。 年輕管事這么想到,又勸告了年輕礦工幾句,然后離開了,留下了年輕的礦工。 年輕的礦工看著堂哥的背影,眼神中有些敬佩。 堂哥不光在礦上受東家的信任和重用,在族里的威望也高,族中長輩都重視堂哥。 而自己呢。 年輕礦工咬了咬牙,這回他不要再聽大的話了,沒有回家再商量,而是直接寫了申請表,上交給了礦上,等待轉籍為軍籍工人。 不久。 張德輝的十幾家礦上,第一批二十余人的申請獲得通過,民籍轉為了軍籍,掛在北平都司。 對如何重用軍籍工人,張德輝其實并沒有主意,對這種新事物,他感到棘手。 自己生意的規模,可比不上中華重工,難道把原來的管事換掉,用軍籍礦工? 想想也不可能啊。 管事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不過張德輝還是按照要求,提高了這批人的工錢和福利待遇。 至于每日的操練,張德輝也沒有執行,他可沒這個能力。 不只是張德輝的礦上如此,整個北平的私人礦上都在這么做,包括蜂窩煤商會,以及大的商家。 至于小商家,中華重工沒有做硬性要求,不但無法管理,這些小商戶也沒這個基礎。 “咚。” “咚。” 馬王宣踩著木托,在地板上發出節奏的聲響,再一次回到小王爺的辦公室。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物盡其用才是用人之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