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中華重工體系,促進起來的生產力,增加了社會生產量,獲得了更多的資源。
龐大的資源,又支撐起中華重工設立更多的脫產部門,走向專業化和細致化。
文書房中,人們忙碌著。
文書房要升格了,獲得更多的職權,并且也設立了許多新的部門,例如海洋司。
一名文書,在大興的鐵道站,乘坐鐵道馬車前往去天津。
大興鐵道站,無疑是北平最大的鐵道站,沒有之一。
無論是礦產資源,還是商品,或者乘客,運載量都超過了所有地區的鐵道站。
新的建筑,三層的水泥樓房,里面有許多的工作人員,維持整個站臺的工作。
不算乘客乘坐量,光每天進出站臺的貨物運載量,以百萬多萬斤為單位。
文書在人群中,顯得普普通通,看不出有任何的不同,蕓蕓眾生的一員而已。
大興鐵道站的規模很大,光建筑后的馬廄中,休養了三百多匹壯馬,提供鐵道馬車更換馬匹。
馬匹每日的工作中,會有合理的休息時間,但是長久使用后,仍然需要休養一段時間。
整個鐵道運輸系統,占用了大量的馬匹。
馬匹的來源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來源于民戶,一部分來源于衛所,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大寧和開平鐵道站。
在車廂中,文書已經失去了觀看窗外景色的興趣,反而車廂乘客們的侃大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要我說啊,這鐵道就該一步修到位,這些年翻修的過程,重復浪費了太多資源。”
人們來自各行各業,當下乘坐鐵道馬車的人,總體上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
在各種的話題上,他們有許多共鳴。
“的確。”旁邊的人附和點頭。
“香河到寶坻的一段鐵道,一開始修得是筷子路,才使用了三年而已,我前兩個月經過,那里又在修了。”
筷子路,是人們對簡易鐵道的稱呼,像兩根筷子似的,所以叫做筷子路。
文書忍不住插話了。
“各位老哥,你們說的有道理。”
等人們的視線看向他,他才又說道:“可是忽視了當時的現狀啊,修建筷子路的成本低,速度快,而現在改修成“7”字路,是因為這幾年的經濟成果。”
眾人愣了愣,沒想到還來了個反對的。
文書趁著人們沒反應過來,快速說道:“當年什么的沒有,能修條筷子路出來,已經是下了大力,哪里能像現在修的鐵路。”
這年輕人說的有道理啊。
不少人聞言后點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但也有人不認可,反駁道:“那就不應該急著修,可以等一等,當條件允許了再修,這樣的成本才是最少的。”
文書忍不住笑了笑,不過很快收斂,認真的回應。
“可工業發展需要鐵道啊,這幾年里,那些筷子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筷子路,用什么來滿足運輸需求。”
至于大基建工程的理論,文書自己還沒有搞明白,所以沒有亂說,只撿了幾處要緊的說了說。
“嘿。”
隔壁坐著的中年人,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嚇了眾人一跳,那中年人的面色黝黑。
“只能說發展變化太快了,幾年前我還在種地呢,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今天,能成為一名工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