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官難斷家務事。 這件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最重要的是社會風氣。 明初有寡婦改嫁嗎? 有的。 父母和母舅及其他親屬要求婦女改嫁。 如果家庭貧困,丈夫死后,寡婦拖兒帶女,家徒四壁,無以為生,怎么聽從家庭成員親戚的話去改嫁,這是無可厚非的。 夫家要求寡婦改嫁。 可能是因為夫家家庭比較貧困,養活不起媳婦。 更多的是因為媳婦年齡比較小,并且沒有子女,公婆憐惜她守寡不易,勸誡或者要求寡婦再婚。 家庭內部成員為了爭奪他死去丈夫留下的家產,要求寡婦改嫁。而當時不愿意改嫁的婦女,又沒有子嗣,一般會過繼一個兒子來繼承自己丈夫的財產。 家長貪圖錢財,試圖利用寡婦改嫁收受聘禮,而要求寡婦改嫁或再婚的。 寡婦主動要求改嫁再婚。 …… 七妹和娘家的關系不和,七妹的工錢沒有交給娘家,而偏偏她的娘家,也不是心疼女兒的家庭。 總之。 這件事不好處理。 法是法,人是人,更何況官府的權利不下鄉,在鄉間是族老治理。 有時候,官府比宗族自治更好。 有時候,宗族自治比官府要更好。 兩者誰更好,要看哪方的道德水平。 有的地方的宗族非常好,有的地方的宗族非常不好,有的地方的官員非常好,有的地方的官員非常不好。 這是人治的社會,人決定了一切。 七妹被關到柴房里,整日以淚洗面。 又餓又渴。 柴房門口,有兩名村里后生守著,其中一人時不時進去辱罵羞辱七妹。 推推嚷嚷,動作幅度越來越大。 “行了。” 另外的同伴看不過眼,呵斥了那人,那人不服氣的罵道:“這種不守婦德的娼婦,就該被侮辱被打死。” “那也得等族里做決定,你這算什么,像個什么話。” 七妹癱倒在地上。 她眼神麻木。 仿佛從天堂一夜之間落入了地獄,看不到希望。 她一個弱女子,有什么本事對抗別人呢。 別說是她。 哪怕在后世,還有極少部分地方,為了懲罰自家女子不聽話,把女子鼻子割掉的事發生。 這種事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國內。 北平大劇院的事情,引起了上層關注,中華重工開始發力,讓官府支持七妹。 中華重工和北平官府與鄉紳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例如技術報。 通過技術報,中華重工和許多鄉紳或者官員有了交情,這還只是一個方面。 七妹的事,無法讓中華重工發動全部的關系網。 調研司的一名普通管事,親自出面為七妹的事情奔波,他尋找自己身邊的關系。 通過幾位同事,拜訪了些官員和鄉紳,督促官府盡早派出公差救出七妹。 這名管事的行動,逐漸浮現出成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