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反叛勢力都跳出來,被一個個的消滅,那么草原就太平了。 “以德感化人,必然是在武力打服別人的基礎上,現在的草原深處,還有許多人想要重新站在我們的頭上,當我們的奴隸主。” “那些人不是傻子,他們弱小的時候,會討好你服從你,等自己恢復了生機,或者等你弱小的時候,才會露出爪牙,勢必要征服你。” “皇爺爺的政策,在我看來太過溫和,雖符合儒家之道,但不符合事物自然?!? 眾人很驚訝,心中忍不住想到,這話可不興說呀。 要是被圣人知道,引來責罰可不妙。 唐云連忙小聲說道:“小王爺言之有理,并不是說圣人的話不好,而是……” 唐云打了一輩子仗,學不會指鹿為馬,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為朱高熾的話詭辯。 朱高熾笑了笑,不以為意的看向眾人。 帳內。 最靠門簾的地方,有兩個少年,他們緊張的看著大哥,眼神中又充滿了敬佩。 大哥越來越厲害了。 以前只敢和父王作對,現在都敢和皇爺爺叫板了,還有什么是大哥不敢做的事。 朱高熾很平靜,面色如常的說:“極遠的西方有句名言,叫做勝利者不被指責?!? “還有就是正義者,可以用任何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過程屬于正義的?!? 西方的思想貼合人性,他們順應人性。 東方的儒學,當然也理解人性,對人性的討論比西方更早,發展到從底層角度出發,追求約束人性,在統治者階層頭上蓋上精神道德的枷鎖。 畢竟權利掌握在統治者手中,能另辟蹊徑的開發出道德路線,已經是被統治階級能做到的極限。 雖然這是把“雙刃劍?!? 讓統治者追求道德,那么百姓們同樣也要追求道德不是么。 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西方人開始道德了起來,滿嘴仁義道德,因為他們不但吃飽了,還把桌子占著不讓別人上桌。 他們的老百姓也懂了儒家的道理,為了用道德約束統治者,具備了抗爭精神。 但是朱高熾很現實。 勝利者的確不被指責。 大明是失敗者,是有許多不足,但是大明的政策是: 無論多弱小的勢力,只要愿意保持和平,即可受封大明官職,并獲得他們想要并需要的物資。 而大明并不插手他們的內政,無論他們自己內部怎么玩都可以,只要不做出對外劫掠造反的行為。 只這一點上,大明做的要比元清好無數倍,但是沒用,得不到后世別人的認可。 奴隸主的方式,才是許多人想要的。 “我們中國的道德,應該是對內的,而不是對外的,愿意在中國的,無論何人都是中國人,是自己人。” “而敵視中國的就是敵人,無論他在哪里。” “火真?!? 朱高熾叫道。 “莫將在?!? 草原將領火真,上前一步拱手道。 “你就是中國人,和我們是一樣的,不只是你,許多草原上的熟部,他們也是中國人,大家是自己人,中國的道德是他們應得的。” “你為大明立下的功勞,可與國同修?!? 朱高熾不是說瞎話。 大明的確有許多與國同修的草原貴族,在崇禎亡國時,北京城中居住了許多草原貴族。 后金的崛起過程,與每支蒙古部落都打過仗,因為蒙古部落不認可后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