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們的頭上,有一只南方飛來的燕子。 這只燕子飛呀飛呀,跨過了大海,跨過了大山,跨過了叢林,飛到了北方。 在北平府的又一處團建房區。 這片大工地上,一幢幢房子拔地而起,許多的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忙碌。 房子用的鋼筋水泥結構,磚石和瓦片結合。 在墻壁外層會抹上白石灰,不但起著消毒作用,還具備了美觀,這里漂亮的房子,吸引了許多人。 一幢二層的房子,帶上后院,售價為七十兩到一百二十兩不等。 當然還有更好的房子,售價要更高。 而農村的普通房子都要五十兩。 這九十兩銀子的房價,又比城市里的房子要便宜些,而且這里的房子更舒適和環境優美。 更重要的是每處團建房區都有成熟的配套設施。 有學校,有供銷社,有糧票銀行,有劇院,有足球場,有修建的園林,有集市,有站臺…… 中華重工普通工人年收入在十二兩銀子上下,有食堂免費的伙食,還有免費的住宿。 普通工人咬咬牙能承擔的起,管事以上的的壓力更小。 這些人都是買房的對象。 還有無數的商人,甚至在團建房區做生意的小攤販,有些會做生意的,他們的年收入不比在中華重工的工錢低。 衛所的舍人,地方上的讀書人,鄉間的鄉紳,許多人愿意花錢在這里買房置業。 這種經濟行為,對于北平自給自足生活模式的農民來看,是沒有動力和這個經濟能力的。 但是人們會追求更好的環境。 團建房區,不但具備了信息交流速度,也有了豐富的娛樂設施,還提供了無數的商機。 學校,商店,公園園林,新劇,大型賽事…… 只要是脫離了土地的人們,都會追求這些事物,并且也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下,獲得更多的機會。 蒸汽機的效率提高了,價格降低了。 煤礦的價格也日益下降。 軍商聯合辦的工作人員,面對與外部商人合作事宜的情況,誕生了許多的需求。 例如緩和兩者之間的關系,增進雙方的合作程度等等。 其中一名管事提出了團建房區鋪設水管的建議。 這項建議增加了負擔。 但是又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工程部團建房項目部,面對這份建議報告專門開了好幾次研討會。 聽到風聲的煤場主們紛紛主動,游說工程部團建房項目部的管事人員們。 “蒸汽機價格低,只需要幾座水塔就可以提供團建房區的用水,提供給團建房區的煤礦,我們讓利一部分,中華重工補貼一部分,這般下來三方獲利。” “煤場主賣出了煤,項目部的房子會吸引更多的人,買房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設施。” “唯獨吃虧的只有中華重工,總部會接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