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消息很快傳開,許多人都在說,當燕王抵達大寧的時候,大軍就該出征了。
大寧區雖然和北平相連,但是大寧的寧城,和北平城的距離長達九百里路。
九百里路啊。
在古代,一個人連續走兩個時辰的道路,哪怕是道路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也會體力無存,所剩無幾。
北平的軍隊,乘坐火車抵達大寧。
北平和寧城之間的鐵道,修建了十五個月,還有許多支線鐵道計劃,已經擺上了日程。
遇到的困難除了經濟上,和鐵道工程隊規模等實質問題,還有政治上的顧慮。
燕王雖然在大寧影響力大,但是大寧畢竟是寧王的藩地,哪怕寧王目前沒什么威望。
許多事情,需要得到寧王的首肯,如果一直強壓,會得不償失。
劉真陪著都督房寬,身后還有一幫武官,巡視大寧的鐵道站,以及部分鐵路。
“都說鐵道厲害,我也知道厲害,可只有親眼看到了,才知道真的有多厲害啊。”
房寬,以及已經調回北平擔任北平都司長官的陳亨,可以說是大寧軍區建設的幾位奠基人之一。
兩人還有同一個身份。
來自北平。
劉真是外地將領,不屬于北平系將領。
北平系將領不是指這些將領是北平本地人,并不是地理來劃分的,這些人也來自五湖四海。
是一個標簽。
原徐達從內地帶來的軍隊,建設北平的時候遺留下來,由后來者朱棣繼承并發揚光大。
吸收了更多的勢力,糅合起來的一股力量,包括開平諸衛和大寧諸衛,由這股勢力分支出來的。
北平是大哥,大寧是二弟,開平是三弟。
至于遼東,可以形容成堂表弟。
燕山左護衛的指揮使張玉,不屬于這股政治勢力,算得上外來者,不但牢牢的站住腳跟,還掌控了左護衛軍力。
因為在當時,此人的背后是太子一系。
那么現在同樣是外來者的劉真,原本也打了這個算盤,想要抱上朝廷的大腿,在地方上借助寧王勢力。
乃至上回李學顏事件,連遼東的周興都親自去燕王府“負荊請罪”,更何況大寧的劉真。
這些“外來者”的氣焰,被狠狠的打擊。
并不是簡單的行為,屬于外系將領,和本地系將領之間的權力較量。
劉真是有才能的人。
歷史上,燕王朱棣造反的時候,以此人為代表,為朱棣造成了許多的麻煩。
最終以本地系將領勝出,讓朱棣徹底掌握了全北平的軍權,真正意義上統一了北平的軍事力量,為日后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歷史發生了變化,北平多了一個叫做中華重工的怪物。
大哥,二弟,三弟,堂表弟被更緊密的聯系了起來,軍戶經濟合作社,讓衛所的基層武官人心偏向燕王府。
這種背景下。
燕王府的威望早已超過了歷史的高度,各衛緊密團結在燕王旗幟下。
哪怕寧王就藩,面對這種局面,表現的比歷史上更乖順,更不提劉真了。
巨大的差距下,劉真已經熄了其余的心思,努力挽回前番造成的不利影響。
劉真聽到房都督的贊嘆,露出燦爛的笑容,震驚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