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一支騎兵出現在了天際線。 高舉燕王旗幟。 有人向勃林帖木兒傳遞消息,那么和大明牽扯利益越來越深的情況下,自然也有人向朱高熾傳遞消息。 得知危險后,雖然只為了救幾個人,朱高熾仍然選擇派出一支騎兵。 朱高熾不知道來不來的,在他的眼前有幾名蒙古臺吉。 “達爾岱,你能說服眾人,選擇歸順大明,我很高興,你的選擇是對的。” 朱高熾安撫道。 在開平外的達爾岱,終于聞到了戰爭的味道。 為了不成為敵對目標,他決定徹底歸順大明。 部落所需要的物資,可以和大明通過貿易獲得,他也了解北平的實力變化,知道靠武力劫掠已經行不通了。 像達爾岱這樣的人有不少。 “世子殿下,我們希望保持和平,還有就是開平和大寧對我們的互市,永遠這么下去。” 聽到他們的訴求,朱高熾給予了認可。 “只要你們遵守規則,我可以向你承諾,你們不負大明,大明則不負你們。” “不知道燕王何時抵達大寧,能見一見燕王嗎。” 雖然知道朱高熾威望不低,現在代替燕王巡視大寧,但是達爾岱更希望得到燕王親口承諾。 “父王短期內不會抵達大寧,我對你們的承諾是有效的。” 達爾岱聞言有些不滿。 他知道燕王已經成為了北境最有實力的人,并且會帶領軍隊巡邊,所以朱高熾的話,引起了他的懷疑,是否在敷衍自己。 朱高熾看出了達爾岱的心思,于是耐心解釋。 “父王巡邊之事,我已經讓人勸父王延緩,此次的巡邊,與以往將發生改變。” “達爾岱,你的選擇很幸運。” 更多的解釋,朱高熾沒有說,現在已經說的夠多了。 “世子殿下,希望你不要騙我們。” 朱高熾收回了視線。 從實力出發,眼前的達爾岱對當下的北平,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都已經不值一提。 但是朱高熾愿意講道理。 不久后。 賀寬他們的尸首被送了回來。 朱高熾親自去看了。 在現場,朱高熾久久無言。 賀寬是名實干人才。 雖然只是中華重工的普通管事,但如果這樣人才越多,那么中華重工將越不可戰勝。 “號召全體工人,學習賀寬精神!” 在即將爆發的戰爭中。 朱高熾不但要改變以往的戰爭模式,還要促進許多新的東西,徹底煥發北平新風氣。 賀寬的死,不能白死。 他的精神將永存。 在北平大劇院。 十二平均律的理論,讓音樂有了完善的標準,改變了各類樂器無法交流和比較的問題。 樂匠們可以使用同一種音樂系統來進行演奏和編排,從而大大提高了音樂的可比性和交流性。 各類樂器的調性,表達存在較大的差異,現在都有了清晰的劃分。 對音樂是跨越時代的樂理。 現在的北平大劇院,有了一支單獨的樂隊,正在忙碌的排練新軍歌曲。 不光是樂隊,包括劇院團隊,即將開始入軍巡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