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就是王府的底氣。
但是現在變了。
一名媒婆笑呵呵的來牽線,商談兩家的婚約之事,在談妥了諸事后,男方家大方的先給了媒婆牽線錢。
以前是沒有媒婆愿意來衛所牽線的。
不光是衛所窮,危險大,百姓們不愿意與衛所結親,除了擔心女兒過得不好,也擔心自家受到牽連,哪天被劃成了軍戶。
媒婆自身也不愿意,因為軍戶窮,給的錢不多。
現在不同了。
北平最富裕的群體是軍戶。
畢竟中華重工的工人,以軍戶為主,民戶為輔,雖然這些年開始廣招民戶,但是軍戶先富裕了幾年,底蘊要多些。
媒婆自然愿意來軍戶家中牽線。
軍戶有了錢,現在出手反而要大方多了。
如果有心人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年的衛所上,隔三差五就有鞭炮聲,就有新婚的人家。
如今終于輪到了濟陽衛。
這支當年北伐的主力,從山東來的軍戶們,最后留在了北平,補充了北平的人口。
時日變遷。
濟陽衛成為了爹不親娘不愛的存在。
戰斗力下滑的厲害,實際上已經成為屯衛的性質,北平的精銳變成燕山三衛為核心構成的軍事體系。
雖然燕山三衛有許多從濟陽衛吸收的人,但改變不了濟陽衛整體的現狀。
一直到中華重工發展的三年后,第四年開始,濟陽衛的經濟水平終于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你大哥最早去工廠工作,接替你大哥去衛所服役的二哥,如今也去了工廠。”
一家人團聚的日子,老漢在桌上說道。
兒媳婦們帶著孩子在廚房。
今日是老三去衛所服役的第一天,老漢有重要的話要說,沒人不懂事。
孩子們都乖乖的呆在廚房,這個時候跑出去吵鬧,會引來大人的一頓打。
“家里的田你們三兄弟不用擔心,我和你娘多吃苦,平日忙得過來,到了農忙的時節,你們請假回家幫忙。”
“爹,你放心,農忙的時候我一定回來,而且我會出錢為家里買一臺耬車。”
“我也出錢買臺打谷車。”
老大老二開口說道。
“你們要買,我也不阻攔,別家好多家都有了,我們家沒有,容易讓別人笑話。”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你們就算不買,家里的田老子也不會荒廢,種得過來,無非多出兩把子力氣。”
“我要說的不是這件事,而是老三的婚事。”
“你們兩個的婚事,是我操辦的,我現在沒錢了,田里收成高,但現在開銷也高,聘禮一年高過一年,老三的婚事我操辦不起,你們兩個當哥哥的,一人出一部分吧。”
“爹就算不說,三弟的婚事我們當哥哥的也不會不管。”
老大看向老三,笑呵呵的說道:“來之前,你嫂子還提起過,說老三年齡大了該娶婆娘。”
老三靦腆的低下頭。
“還有大姐家,我想把大姐家的孩子接到我家里。”
聽到老大的話,老漢欣慰的忍不住喝起了酒。
“憑什么,那家人就是白眼狼。”老二憤憤不平的罵道,“大姐以前嫁過去,那家人嫌棄我們家,大姐多年來在婆家過得不如意,現在還要幫他們?”
老漢默默不語。
許多家里的事,他已經交給了長子,他老了,精力不如以前,能做的也就是把家里的田照顧好。
種了一輩子的地,老漢只會種地,他用種地來照顧長大后各有前程的孩子們。
老大端起酒杯,和老二碰了一杯。
“不讀書不行啊。”老大笑道,“我們家不指望出個能做官的,能指的就是工廠。”
“以后的孩子長大了,不讀書恐怕連工廠也進不了,只能像我們以前一樣種地。”
“種地苦,種地難。”
“不看那家人,只看大姐的情分,外甥們能幫扶還是要幫扶的,成器了最好,不成器至少我們這些當舅舅的沒有虧待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