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用刑至死-《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房寬站起來大怒。
心中卻不知道為什么,又松了口氣。
死了。
房寬雖然知道不好,可是他知道這是最好的結局。
葉希賢真沒有想到,士兵們竟然真的死不松口,出乎了他的意料,他現在震驚的不是后果,而是王府的威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么。
越是如此。
葉希賢更是打定了心思,高勉之案一定要水落石出。
房寬失策了。
他沒想到葉希賢如此頑固。
葉希賢不顧房寬的痛罵,開始審問更多的軍官。
當事人雖然死了。
可經手人還能查下去。
誰也擋不住他。
就連后來得到萬歷皇帝旨意的太監,在地方上都可以亂來,何況有朱元璋旨意的葉希賢,葉希賢還是有理的一方。
不同的是。
萬歷皇帝終歸不如朱元璋的威信,地方上敢以暴制暴,靠著斗爭手段贏得了勝利。
但是房寬不行。
房寬根本不敢違反朱元璋。
整個衛所,充滿了壓抑,人心混亂,不知道何時查到自己的頭上,何時嘗到被打的滋味。
死了的士兵,家人得到通知來收尸。
人死債消。
婦孺們哭天抹淚,她們也只能如此了,收拾著傷心,忍著悲痛,哭嚎帶回了家人的尸身。
這名士兵沒有死在戰場,最后死在了衙門中。
陰謀帶來的后果,自然充滿了陰暗。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
這名士兵可能犧牲在朱棣某一次北伐的戰場上,也可能隨朱棣北伐的戰場上立功。
又可能在北平活的好好地,當他老了的時候,他的兒子接替他。
這位老兵拄著拐杖,和幾名退伍的老同袍侃大山,吹著各種牛皮,甚至固執的爭吵,隔一日又重歸于好。
畢竟在永樂一朝。
地方上總體還是能維持溫飽的。
可能沒這幾年的手頭寬松些,但也能活著。
葉希賢咬死了高勉案。
他要用高勉案來打擊燕王府,這是他當下唯一的辦法,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