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顏鈍是個實干的官員,不算皇太孫一系,更不算投靠王府的官員。 反倒是墨麟。 此人倒和王府走的近些。 就算是如此,顏鈍也是不希望北平亂起來的。 但是。 事物的發展,有時候并不如人所預料。 從北平夏收前,一直到夏收后,開始進入秋天,除了葉希賢在北平的動作,北平的發展并沒有被影響。 朱高熾所提出的職業兵計劃,已經啟動了兩個月。 開平鐵道站。 是附近最大的火車站。 在火車站十里外,是一處新兵營。 三萬職業兵的營地,依托于鐵道,構建全新的作戰模式。 因為營房還在修建,所以此處搭建了一處處的帳篷,成為暫時性的營地。 職業兵的來源,主要依托于衛所兵。 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 從數十衛中,調派有才能的軍官,主要來自石匣營和金州衛,其余來自燕山三衛,以及精銳衛所。 因此雖然軍營才成立,但是軍隊并不是新兵,只素質方面就強過了普通衛所。 士兵分三級三等。 最低級每年十八兩的軍餉。 十八兩。 在明末時期,因為大帆船貿易,無數的白銀流入大明,加上大明的物資發展。 那時候成立最精銳的營兵,每年也是十八兩。 同樣的十八兩,兩者的價值截然不同。 其余不提。 就這份軍餉,整個大明沒有軍隊比得上。 一名士兵。 靠十八兩銀子的軍餉,他的家庭可以在北平過上良好的生活,妻子不用勞作,孩子高興上學,還可以補貼家族。 當然。 這里的軍規很嚴厲。 人們要時刻保持軍容,要做好戰斗犧牲的準備,高強度的訓練日程,不過每個月有六天假期,全年年假另外有二十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食堂的大門口。 三千人的軍營,分為五個小營。 每個小營有單獨的食堂和訓練場地。 每個小隊三十人為排,整齊的在太陽下列隊,在開飯之前,每支隊伍唱著軍歌。 在軍歌聲中,依次進入食堂。 哨官在別的屋子吃飯。 隊長們在一桌,士兵們每什一桌。 老三和同袍們站在桌子前。 一個月來的訓練,讓老三很痛苦。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還能這么高強度的操練。 整日什么念頭都沒了。 就想著睡覺。 “開飯。” 一名隊長等人齊后,下命道。 “唰。” 食堂傳來坐下的聲音。 今日營中的午飯是肥肉燉粉條,白菜,豆腐,大米飯,骨頭湯,爆炒肺片。 士兵們胃口大極了。 每個人越來越壯實,臉上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充滿了紅潤。 他們說話的中氣之足,會讓聽到人覺得大聲。 吃飯的時候很安靜。 這里其實懲罰并不嚴厲,但是規矩太多了。 就比如這吃飯。 雖然伙食比以往好多了,完全不能相比,可以前不少人習慣了吃飯的時候侃大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