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工人拿了工資,高福利高工資,工人會精神抖擻。
同樣的一家工廠。
工人拿著工資,高福利高工資,工廠的盈利屬于社會,工廠的盈利用來發展社會。
工人就會具備崇高的精神。
奉獻。
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吃虧了,他們只覺得自己光榮,活的有力氣,活的沒有遺憾。
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這是基因的本能。
所以人們會因為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感動。
那些沒有遭受水災的百姓們,看到軍人們舍生取義,軍民團結一家親,齊心共抗洪水的事跡時。
人們會感動的無以復加。
因為這是人性。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模式。
朱高熾覺得自己沒有錯,這些年來,他從來沒有貪婪享受,更沒有留戀溫柔鄉。
在殺死高勉,逼死葉希賢等事上,朱高熾一直沒有后悔。
“工業化不難。”
“難的是社會資源的分配,如果保證中國模式的勝利果實不被竊取,才是我知道怎么做的?!?
“所以工業化只能由我來引領,而不是別的官員們。”
朱高熾終于見到了朱棣。
在中秋節后。
朱棣召見了朱高熾。
對于朱高熾的亂來,死了的那些人,朱棣是非常不滿的,他認為長子太過冷血。
朱高熾也無法解釋。
未來南北必有一戰。
這不是工業和農業的戰爭,而是權力的戰爭。
燕王府和朝廷的戰爭。
哪一方勝利了,將決定工業化由誰主導。
“工業化發展到了如今的規模,就算沒有兒子,工業也必將在大明發展下去?!?
“這個工業化的時間,必定會被延長,而且工業化的資源分配必定會出問題?!?
“那時候的百姓臉上將不再有笑臉,數十年后,乃至百年后,百姓們同樣會連綿不絕的抗爭。”
“在百姓們的抗爭中,大明有可能消亡,也有可能繼續存在,甚至因為不斷的抗爭,讓中華大傷元氣?!?
這是必然的。
就像西方權貴掌控的工業化道路,百姓過得比農業社會還要悲慘。
他們需要付出更長的工作時間,暗無天日的被拘束在工廠和礦下。
不但男女,就連老弱孩童都要被壓榨。
這才是近代西方工業化模式。
在近代西方工人連綿不絕的抗爭中,才有了現代人文環境。
朱棣直視朱高熾的眼神,希望看出長子的野心到了哪一步。
“燕王府的權力,是皇爺爺規定的。”
“兒子一切都在皇爺爺制定的范圍內施展,所做的無非是資源分配,讓老百姓們充分參與。”
“而現在的結果,父王已經看見,兒子做的對還是錯,父王心中早就有了判斷不是么?!?
朱高熾無所畏懼的說道。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選擇。
他身為燕王嫡長子,這就是他最大的優勢,他可以免去許多的阻礙和問題。
出生。
是老天決定的。
但是過程是自己決定的。
兒子太優秀了,朱棣感到了壓力。
因為繼續這么快速的走下去,未來會很危險,聰明的朱棣,怎么會看不見呢。
這也是朱棣無力的原因。
看見了問題,不代表能消除問題。
朱高熾理解朱棣的困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