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時代之光-《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見了他就忍不住流淚。
這個時代的人們無法理解。
因為他們不知道未來的民族,承受了多大的悲痛和多久的屈辱。
在惡劣的外部環境下,每一步猶如走在懸崖上。
外部的敵人,內部的蛀蟲。
這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是多么的艱難,需要多少奮斗之士飛蛾撲火般的加入。
他們身邊會有無數的嘲笑者,但這并無法動搖他們的堅定。
朱高熾很感謝自己來到了大明。
給了他一個機會。
別人不理解為何他這么喜愛嚴中正,因為嚴中正做的一切太讓朱高熾滿意了。
這是現階段第一位沒有在他的指導下,做出了超過他預期成績的人。
哪怕只通過學校。
朱高熾已經認可了嚴中正。
他相信密云地區,未來一定會出現大批的薪火者,構建民族的脊梁,讓大明強盛輝煌。
上午參觀了文藝表演。
下午朱高熾走訪了教室。
和別的學校不同,密云工人子弟學校有統一的校服,學校提供的服裝,不從老百姓中收取錢。
“有的孩子穿的精美,有的孩子穿著補丁?!?
嚴中正解釋。
“密云有不少外來的人員剛加入礦區,這些人的家底不豐,還趕不上老工人?!?
“那些穿著補丁的孩子臉上有自卑,所以屬下才制定了這個規定,有學校報班校服。”
嚴中正不得不解釋。
總部延緩了建校計劃,但是密云區卻沒有,在條令下發前,鉆了個空子。
以已經籌辦為由,讓兩所新校的建造未受影響。
學校的高標準伙食,以及這些演出,還有各種的活動,乃至校服,都是一筆筆的開銷。
合起來就很大了,所以嚴中正的報表趕不上別人。
作為大掌柜,嚴中正知道現在中華重工的實際情況,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賺取了無法計算的利益。
是的。
中華重工每項大工程的調動會有民間無法想象的資金周轉。
但是中華重工其實并沒有盈利。
在以人為本,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要求下,中華重工的結余其實非常危險。
各項大基建都在持續把中華重工的盈利流出去。
特別是加強軍隊化建設的方針下。
目前讓中華重工保持良好運作的主要原因是糧票。
糧票已經超發了不少。
也正因為各種大基建項目的兜底,讓糧票沒有全面的涌入市場,否則糧票信用體系會立馬崩壞。
這是嚴中正看不懂的運作方式。
朱高熾不以為意。
現在的北平市場剛剛復興,大基建刺激經濟,帶動社會發展的路子還能走很久。
而大明有廣闊的土地,沒有外部的打壓和競爭,反而是大明的供養池。
只要牢牢掌握工業化所需要的能源,保障農業的穩定,這個發展模式短期內并不會出現問題。
“校服的主意非常不錯,通知下去,所有學校都要學習密云?!?
“學校要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平臺,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鼓勵孩子們的自信?!?
“只有自信的孩子們,未來才能擔當起社會的重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