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日本民間同樣沒有多余的糧食。 民間有糧食的地方,唯獨只有大明。 兩艘新的大船,又一次壯大了劉英的船隊。 “哈哈哈。” 就在野外。 那些來自日本的,各國的海盜,肆無忌憚的玩弄從日本國內(nèi)俘虜來的女性。 多半的女性會完好無損的送抵金州。 但是劉英也需要考慮自身的士氣。 他們這里什么叫士氣呢? 女人和殺戮。 所以劉英會忍痛截留一小部分的婦孺,分派給手下們。 越殘暴只會更殘暴。 在這片土地上,那些截留下來的日本婦孺,會凄慘的渡過幾個月的時間,最后大多被玩弄至死。 極少的人活下來,為海盜們洗衣服做飯。 有了糧食,劉英就能養(yǎng)活更多的手下,有了更多的手下,劉英就能從日本劫掠更多的人口和金銀珠寶。 然后運去金州,獲得精良的武器,船只,商品,糧食。 劉英想要活下去,從其余海盜競爭中存活下來,他就必須這么做。 否則他的下場要么是被別的海盜兼并,要么就是哪天突然被欲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手下殺死。 日本九州島。 是日本的造反釘子戶。 本身就和幕府不和,幕府自身也無力顧忌九州島,他們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勉力維持目前的局面。 何況九州島是幕府的眼中刺,早就恨不得那些地方守護趕緊去死,免得找他們麻煩。 明初倭寇的來源,也主要是日本南方失敗的封建主。 他們組建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qū)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 這些倭寇在中國沿海殺掠居民,劫奪財貨,無惡不作,記錄的文字已經(jīng)無法顯示他們的惡。 未來,前往明朝的兩支日本使團互相殘殺,就是一南一北派出來的,可見日本國內(nèi)南北矛盾之深。 這是個沒有感恩和道德的民族。 只有靠強大的武力,才能讓他們善良起來。 使用強大的武力摧殘他們,他們不但不會仇恨,反而會真心臣服,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 反之善良的人想用仁義來拉攏他們,他們不但不會受感化,只會野心高漲。 這是漫長的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的。 不是要用武力來對待他們,而是他們只接受比他們強大的人,和對錯沒有關(guān)系。 而先民對這種現(xiàn)象是有研究的。 解決這種現(xiàn)象的方法:惡人還需惡人磨。 就像劉英。 他被九州國的百姓們稱為大魔王。 這個大魔王可不是罵他。 相反,許多的武士和浪人主動投奔他,追隨他。 如果中國講究的是仁者無敵。 那么日本追捧的是強者無敵。 東方文化下,日本走出的一條別樣的畸路。 至于日本的天皇稱號。 就和朝鮮國王一樣,都是關(guān)起門來的自稱。 他們在和大明的朝貢貿(mào)易中,稱號都是國王,朝鮮記載的更為明確,朝鮮的國主自稱為孤,也就是王。 日本因為隔著大海,所以他們的膽子更大些。 而朝鮮國主是不敢在公共場合自稱朕的。 朝鮮的臣子稱呼朝鮮國主為殿下,或者主上殿下。 劉英從三個基地挑選了一百多名十五六歲的少年,給了他們武器,讓他們進行戰(zhàn)斗。 活下來的人就可以加入他,成為一名奴隸兵,不用再受到虐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