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朱棣的決定-《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可是北平的規模如今有多大,北平的勢力就有多廣,這是必然的現象。
那些商團,商行們亂成了一鍋粥。
張賢才板著臉,半個月前臉上的興奮消失的無影無蹤,他來到了張德輝面前。
“父親,我們該怎么辦?”
張德輝自從過了六十大壽,家里的生意全部交給了長子打理,對外面的事不聞不問。
庭院中有幾口大水缸。
大水缸上有凋零的荷葉,如果早前兩個月,盛開的粉紅蓮花和綠色的荷葉,會襯托的賞心悅目。
大水缸里永遠裝滿了水,是救火的必備物件。
許多普通百姓家里也會備下水缸。
張德輝躺在搖椅上,老臉上很愜意,絲毫感受不到長子心中的猶豫和苦惱。
“父親。”
見到父親的模樣,張賢才忍不住叫了一聲,以示他的不滿。
張德輝揮了揮手。
旁邊的管家和府里下人退走了。
“你知道商人們最滿意北平的是什么嗎?”
張賢才無法理解父親的心思。
“這已經火燒眉毛了,我們家和王府綁定深厚,萬一王府有事,我們家怕是也逃不過。”
這是張賢才在外奔波,最后得出的主意。
因此他感到焦慮和后怕。
張家有今時今日,可以說離不開王府,但是張賢才不想受牽連,他想要保住張家。
張德輝嘆了口氣,為后繼無人感到憂慮。
他創辦的商行里,與張薄的商行不同。
張薄的商行有無數的股東。
而張家的商行,是張家獨掌的,有許多優秀的掌柜和管事,可最終看得是舵手。
這份家業,長子能不能扛起來,張德輝心里有了疑問。
這是他最羨慕燕王的地方。
燕王后繼有人,所以燕王拍拍屁股,痛快的離開了北平,出發去了應天府。
“王府領導的中華重工,與中華重工體系,和打造的上下游產業鏈,死死的控制了我們商人。”
“奇怪的是諸多商人不但不反感,反而樂于在北平投資。”
“那些優待軍籍工人,提高工資標準,提升工作環境,乃至給工人放越來越多的假。”
“種種的措施對我們商人都是打壓,都是壓榨我們的利潤,可你看看,為何沒有商人抱怨呢。”
張德輝詢問兒子。
張賢才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這有什么干系?”
看到不在意的長子,張德輝心中長嘆。
“你要重道,而不是只重術啊,如此短視不做長遠布局,豈能帶領好家業。”
“北平的商團商行越來越多,像張薄這種天才以后也會越來越多,你啊,要時不時睜開眼看道路前方,而不是只顧埋頭腳下,不顧前方景象。”
張德輝最后教誨道:“北平有秩序,商人們要的就是這份秩序,無序的競爭,是商人們最怕的生意,因為最后沒有贏家。”
“現在啊,商人們不愿意王府倒下,相反,他們希望王府越大越好,他們的利益才會越來越大。”
北平太強了。
可北平又太小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
利益永遠是第一位,這不只是商人們在意的,只是商人們看起來更純粹,更顯而易見,不像權力那么深藏不漏,不易被人察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