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條為了人民富強的大道。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現在的朱高熾,做任何決定都需慎之又慎,甚至到了不敢出手的地步。 對外,他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對內,他要慎之又慎。 因為他就是這樣的性格。 他的殘忍只能對外部使用,卻無法對內部使用,因為每個人的道德水平不一樣。 而朱高熾,他的道德就是內圣外王。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生命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 觀眾席上。 工人們率先站了起來,他們忍不住跟著歌唱。 軍人們站了起來,他們跟著高歌。 商人們也站了起來,他們用力的鼓掌。 這就是精神文明的力量。 這是人的內核。 人人奉獻,因為他們知道,生活會更美好。 中華重工堅持的以人為本目標從來不變,工人們相信自己的奉獻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 一個愿意奉獻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 朱高熾沉醉在歌聲中,感受著堅定力量的支持,心中的猶豫突然間消失了。 現在的他,無所畏懼。 因為他的背后站著工人階級。 …… 涿州新軍三營被學生們慰問后,等學生們離開軍營后的第二日,他們就開拔出營前往密云地區。 這些都是統一安排的。 天津的朱高熾仍然留在天津,沒有人知道小王爺為何停留在天津,不明白小王爺的用意。 朱能離開了他的身邊,去往了密云。 北平工業化發展到今日,朱高熾并不覺得對付小小的哈刺兀海需要他親自關注。 雖然哈刺兀海的名聲因為他的原因,在草原上如日中升,許多人眼中已經是龐然大物。 海量的物資,通過火車輕而易舉的送到密云,送到開平。 從北平傳來了一則消息,有名御史來到了北平,根據他的口風,估摸又是要查案。 “這些不怕死的人啊,真是沒有辦法。”朱高熾苦笑。 “要不要。” 張全做了個殺的動作。 “不要殺了。”朱高熾平靜道。 已經夠了。 這些能為自己心中的志而付出性命的人,構建了民族的脊梁,當這些人被殺光了,民族的脊梁也就塌了,就會有了奴性。 “回去吧。” 朱高熾終于離開了天津,帶著王府衛隊回到了北平,正式接管了北平的軍政大權。 “全力發展北平工業化目標不變。” “打造陜西,山西,北平,遼東,大寧五省工業區,互通有無,擴大市場規模,促進社會生產力。” “修建開平北部,大寧北部鐵道基建工程,放開商團部分限制,成立草原開發建設商團。” 朱高熾決定先發展以對萬變,既為了全與朱棣的父子之情,也為了大明山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