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中華重工打造的城市經濟,聽說是未來的必然之路。”張吉普很快轉移了話題。 “每片新城為中華重工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工程部根據總部的指令,沒有因為市場的需求而提高房價。” “買房子的人多過現有的房子,怎么解決的呢?”戴德彝好奇的問道。 他深知老百姓怕吃虧,更怕不均。 有些事情的邏輯,市井的道理是無法講通的。 例如這房子分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引起許多的不滿。 “根據工廠的需求,會用抽簽的方式和工人的資歷來獲得購房指標。” “那些結婚的,有孩子的優先考慮。” “然后有部分的指標會流向市場,提供給中華重工之外的人。” “根據中華重工的規劃,北平的各個新城區,要至少吸收五十萬人才算完成初步的目標。” “五十萬人。” 戴德彝忍不住重復念了遍這個數字。 張吉甫笑道:“當這里有了五十萬人,也說明了中華重工第一階段工業化任務完美達成。” “反正啊,現在中華重工的規劃,不了解其中道道的人,是越來越無法理解的。” “聽說里頭有很多的講究,預示了很多的變化和成果,具體怎么回事我也不懂。” 戴德彝點了點頭,心中暗想,難怪練子寧在應天府辦工廠的速度遠遠不及北平。 看來燕王世子的才能,超過人們的想象,所展現出的東西,并不是表象這么簡單的道理。 “你愿意去應天府嗎?” 戴德彝突然問道。 張吉甫聽到戴德彝的問題不知所措,很快心底生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緒,有被人認同的驕傲,也有些憂慮。 “你不愿意?”戴德彝見張吉甫久久沒有回答,誘惑道:“工部的練子寧想要在應天府模仿北平,但是缺少有經驗的官員。”。 “你我打交道雖然短短幾日,不過你對北平的熟悉,我相信練子寧需要你,你去了工部也會有更好的前程。” 最終。 張吉甫搖了搖頭,氣餒的笑道:“我雖然知道北平許多的事物,但是其中的道理卻不太明白,就算去了應天府,也不過是照貓畫虎而已,反而最后讓人笑話。” 戴德彝沒有再勸。 在北平的這段時間,他有些明白為何燕王離開了北平,而北平仍然穩定。 原來北平還有一個人物。 燕世子。 此人和燕王一樣的關鍵,有燕世子在,北平不會因為燕王的離開而陷入混亂。 “北平要打仗了。”張吉甫終于說了心里話,“戴兄是偉岸之人,理應明白現在的北平不能亂。” 戴德彝點了點頭,他沒有要從軍隊入手的想法。 他的前任在軍隊碰了大跟頭。 任何事情顧慮最大的是第一次,既然有了第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都無所謂了。 那些“兵變”的軍士被燕王府保了下來,給了軍隊底氣。 他如果繼續去衛所,恐怕下場就是第二個葉希賢。 離開了新城,戴德彝去拜訪了顏鈍。 這位明明是布政司布政使,一省官員首腦的人,卻低調的讓人下意識的忽視。 顏鈍得知戴德彝找上門,露出了苦笑。 他沒有拒絕戴德彝。 兩人在布政司衙門的公房見面。 一個坐在案臺后,一個坐在前方的背椅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