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舉報箱很堅固,很高大,在最顯眼的位置。 在舉報箱的旁邊,豎著牌坊,上面寫了一段話。 “舉報人最光榮!” “為了社會,為了自己,為了子孫,人人要與惡做斗爭,這是每個人的責任。” “任何打擊舉報人的行為,涉及任何人都會一查到底,給予最嚴厲處罰,以死刑為上限。” 舉報箱設立在最顯眼的地方,就是不給暗中的人操作的機會。 舉報制度不施行匿名制。 匿名制度說明了風氣是壞的,好人怕壞人,匿名制度也會導致人們之間互相的不信任。 實名舉報的舉報箱,每一封都會送到新部門。 三日內。 調研司分離出來的調查部。 調查部全面負責審查舉報信,涉及任何人都可以查,上面沒有領導部門,直接向小王爺負責。 從誕生之日起,調查部就是最高等級部門之一。 調查部在四報上刊登了部門的地址,每個舉報人可以親自來調查部舉報,也可以寫信到調查部。 調查部只接受實名舉報,不接受匿名舉報。 在調查部的大門口,告示牌上寫道:“任何舉報人都將受到調查部的保護,如果遇到打擊和報復,無論直接或者間接手段,都可以尋求調查部的幫助和扶持。” 朱高熾說到做到,用百姓來監督。 戴德彝在舉報箱看了很久,那些文字也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終落實如何不得而知。 但是戴德彝的確看到了燕王世子的決心和魄力,也通過此事看到了燕王世子的自信。 “告訴中華重工的來人,我接受他們的邀請,同意查辦官府的時候,也會一同嚴辦中華重工。” 戴德彝回頭告訴隨行人員。 他決定留在北平更久。 他不是要加入北平,而是要在北平尋找一條出路,讓國家穩定,百姓安寧的道路。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舉報箱里,更多的書信是關于官府的舉報。 戴德彝無奈的笑了笑。 調查部把這些書信送到了戴德彝手上。 “你叫廖榮?” “是的,我叫廖榮,是調查部部長。”一名三十歲上下的人,在戴德彝面前沒有卑躬屈膝。 以往各部正式介紹的時候,會先說中華重工。 例如中華重工鐵道部。 但是此人自我介紹是調查部,并不是他的錯誤,而是調查部并不屬于中華重工之下。 因此在正式場合介紹時候,不用帶上中華重工的前綴。 “這些舉報信是舉報的官府,實名舉報,我們調查部有責任監督這些舉報信的調查情況,和保護舉報人的安全。” 廖榮沒有離開。 戴德彝不得不懷疑,認真打量眼前的人:“難道你們是想接管官府的監督權力?” “不,我們執行調查部對百姓的承諾。” “呵呵。” 戴德彝忍不住搖了搖頭。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調查部如果通過自己參與了對官府的調查,等于調查部獲得了在官府的權力。 也意味著調查部將會成為王府在官府的一把刀,那么王府的權利將更深化。 北平布政司和按察使司的半獨立現象,將會隨著調查部的權利增加,最后徹底失去獨立性。 戴德彝不得不懷疑對方的政治立場,但他也無能為力。 調查部通過這把刀,同樣理直氣壯,高舉大義之旗,在同等權利下,不是輕易可以抵擋的。 “這算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我治貪來掌權,你們現在用治貪來反擊我?” “我用治貪的手段來獲得布政司和按察使司的部分權柄,你們胃口更大,要拿走所有。” “看來鼎鼎大名的戴德彝,也不過是虛名之輩。” “何出此言?” “查貪難道還分對錯?” “哈哈哈。” 戴德彝仰天大笑,“好一個中華重工,人才輩出啊,佩服,佩服。”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