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字裱起來,框上安裝透明的玻璃,上寫“中庸”二字。 朱高熾簽署了一份文件,看向眼前的幾名將領。 “請坐。” 幾名將領在軟墊椅上坐下。 一會兒,一名工作人員端著茶盤,把幾杯熱茶擺放在他們身前的案幾上。 “關于北平城十二衛司衙門整改之事,我想要聽聽你們的意見,下面人聲音如何。” 朱高熾笑著問道。 改軍制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必然會有不少人的利益受到損失。 而現在已經洪武二十九年底,不日就是年關。 在如此局面下,朱高熾必須要慎重,不得不考慮衛所將領的軍心,但是新軍建設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反對的人很多,但也有不少人支持,新軍打出的威風,還是讓許多人服氣的。” 永清右衛指揮僉事王聰率先說道。 聽到這位原燕山中護衛出身將領的表態,朱高熾露出欣慰的笑容,極其滿意對方的態度。 幾年來把王府親信將領提拔到重要崗位,已經有了成效。 除了工業化的發展成果,以及新軍的勝利,這些大批“自己人”走上前臺,控制了北平多數的軍權,才是朱高熾改軍制的底氣。 “只要北平十二衛司衙門順利改制完,那么其余二十余衛的改制,想必阻力也會小了許多。” “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但我仍然要說的是,改制并不是為了打壓下面的將領,更不是過河拆橋。” “不管他們信不信,改制是因為北平社會如今的需求。”朱高熾真誠的說道。 “北平最開始是邊地,移民人口中軍戶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工業化發展如今,即將進入第六個年頭,出現了真正的人力缺口。” “為什么要發展新軍,就是為了提高軍隊戰斗力,減少作戰人員以及后勤人員。” “最終解放衛所的生產力,為北平工業化發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聽完小王爺的解釋,通州衛指揮同知,蒙古人火真用粗獷的語氣說道:“小王爺不需要說那么多,王府要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 “倒要看看誰敢不聽王府的話,合著有利的事就聽王府的,沒有利的事就抗拒王府,什么玩意啊。” 這位蒙古軍官直來直去的性格,讓朱高熾很喜歡,至少表態是真的,可以省去他許多的麻煩。 孟善、張武先后表態說:“小王爺盡管改制,我們信任王府,忠心王府,個人得失要為北平整體大局讓步,沒有這個覺悟就不能占著茅坑。” “好。”朱高熾撫掌而笑,“有了你們的表態,我對接下來的改制也就有了信心。” “但是我還是要把話說在前頭,改制不是針對誰,改制的目的是為了北平的工業化大局。” “這是堅定不移的腳步,能接受的要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要讓自己接受。” 朱高熾嚴肅起來。 “喏!” 幾名軍官起身應道。 和一批批中層將領約談過后,統一了思想,最后由長史府,北平都司,軍工聯合辦聯合發出了公文。 其中有衛所士兵免服徭役的條例,結束余丁制度的條例,最重要的是免除了百戶所以下軍官大部分權利,只這條就受到了絕大部分普通軍戶的支持,更不提其余的條例。 總之。 新的軍制改革,最受益的是普通軍戶,最受損的是中下級衛所軍官。 保留的正丁制度,最終會成為后備兵源,將為新軍提供兵源支持,也就是現役部隊和后備役部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