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家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公司,從融資五千元起步,靠著拿地、勘測、開礦、以礦場抵押貸款、再拿地的循環模式。
只用了十個月的時間,資產翻了一百零四倍。
這是什么掙錢速度?
天下間就沒有這么掙錢的。
他不是大明最有錢的商人,但他在這十個月中,絕對是天下最會掙錢的商人。
“合記。”
在新大樓廣場前,停放了十幾輛的馬車,從南方來的商人,滿意的看著招牌。
“就要合伙做生意,有錢大家一起賺,張東家果然是大才啊。”
今天是合記開發綜合集團融資的日子。
來自天南地北近百名商人齊聚于此。
那些觀望了許久的人,面對合記的年終報表,任多么保守的性子,再也按耐不住了。
在大會議室,竟然用的奢侈的皮褥椅子。
臺上。
張薄用他激昂的語氣,講述今年公司的發展成果,臺下的人們紛紛給予笑容。
“根據內部消息,今年北平,陜西,山西,大寧,金州,開平六地的生鐵產量,合計為兩萬萬斤。”
“是年初計劃目標的一點五倍,是去年產量的五倍。”
“中華重工制定明年的全年生鐵產量,目標為六萬萬斤,也就是今年產量的三倍。”
“這個目標比起今年的增長速度,我覺得很保守啊。”
“去年修建了三千里的雙軌鐵道,今年制定的是要修建八千里的雙軌鐵道”
“這個規劃還是很保守。”
“但是他們保守,我能理解,但是我不會跟著保守,今年我們集團的資產是五十二萬元。”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我掙了大錢。”
“其實我對錢沒有興趣,但我對如何掙錢感興趣。”
臺下的商人們有的人開始拍掌,隨后掌聲響了起來,臺上的張薄意氣奮發。
“很多人說我資金起步低,又搭上了北平時代的列車,因此可以用一百倍的速度來增長。”
“這個觀念我不否認,我否認的是許多人說我今年維持不了今日的發展速度。”
“錯。”
“大錯特錯!”
張薄揮起手,在臺上就像一個表演者。
“洪武三十年,我同樣要讓公司以百倍的速度增長,資產將會達到”五千四百萬元。”
“嘩。”
臺下一片嘩然。
“這個瘋子真敢說啊。”
“就算他夸張,不過能增長十倍還是可信的,這已經不得了了。”
百分之百的利潤都足夠讓人瘋狂,何況百分之一千的利潤。
而去年,只用了十個月。
張薄創造了百分之一萬的利潤。
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商人來參加他的融資大會的根本原因。
百分之一萬啊。
投資一百元錢,十個月后變成一萬元。
就沖著這一點,臺下的人們會任由張薄在臺上表演,給了他最大的寬容和妥協。
“這一次的融資大會,我是有要求的。”張薄無所畏懼的說道。
“第一,門檻是一萬元。”
“第二,公司運作由我掌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