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走著走著。
朱棣的腳步慢了下來,開始有了些許畏懼。
李道信同樣平靜如常,仿佛什么都沒有感覺到,就像一個透明的存在。
“李道信。”
朱棣突然喊道。
“在。”
“父皇因何事召咱?”
“回王爺,不知。”
朱棣扭過頭盯了李道信一眼,無法分辨對方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但他自己的確氣勢弱了下來。
對父親有多崇拜,朱棣就有多畏懼。
這是從小就已經養成的本能。
只一個光復中華,恢復南北分裂,讓民族重歸一統,從下等人階級解放出來。
朱元璋的威望在中國就已經無以復加。
最后。
朱棣輕手輕腳的走進殿內。
朱元璋在批復奏疏,他的視線不好,看上去仿佛趴在案幾上,皇袍顯得寬松。
“父皇。”
朱元璋沒有搭理。
在書房的下邊,添置了一張矮案幾,上面堆放了幾十本奏疏,有名老太監向朱棣示意。
朱棣沉吟了片刻,然后坐到矮案幾后,竟然沒有提姚廣孝的事情。
李道信出現,說明父皇什么都知道。
朱棣忍不住抬起頭看向父親。
父皇老了。
已經瘦弱到了這般地步么。
突然間,朱棣有種想哭的沖動。
父皇為國家操碎了心。
三十年來。
為政的種種善政。
發展民生,恢復北方大地元氣,各地建立學校,鼓勵民間私學,倡導社會互助風氣……
朱棣如此想到,父皇的身影,在他的心中還是那般的偉岸。
元末群雄,在朱元璋面前黯然失色,可能沒有朱元璋,還有李元璋,陳元璋……
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
就說工匠制度。
元朝的工匠是集中到京城,分類編人專門的戶籍進行管理,戶籍世襲不能脫籍,無人身自由,子女婚嫁也由元朝廷控制。
這就是元朝“重視”工匠的由來之說。
而明朝的工匠制度。
工匠除了每年向地方官府服役的一個月,其余的時間是自由的,超過服役期則需要給工錢。
更不提朱元璋創造的養老院制度,孤兒院制度,官員福利房制度種種措施。
以及在南京大量種植造船業需要的樹木,做出的種種的長遠規劃和布局。
比較起朱元璋,他早年的那些對手們,在他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更不提朱元璋幾十年來打造的大中華朝貢藩國體系圈。
中國是東方的宗主國,這是最初世界承認的,也是西方列強來到東方,在每個東方國家都要主導去中國化的根本原因。
乃至六百年后。
列強無論是占領朝鮮,緬甸,越南,蒙古等地區,都需要和中央朝廷簽條約。
法國占領了越南,要和清朝簽訂條約,越南脫離藩屬國身份,歸于法國。
日本占領了朝鮮,同樣要和清朝簽訂條約……
這些都不是清朝統治者的祖業,只是掠奪占領來的,賣起來自然不心疼,明明打贏了都要送,只求自己統治穩定。
如果不是清朝。
整個東方都是中華的勢力范圍。
朱棣順著太監的示意,攤開了案幾上的奏疏,越看臉色越黑,時不時抬起頭。
想要說什么,又不知道說什么。
第一份奏疏。
是地方官府彈劾燕世子擅改朝廷制度。
第二份奏疏。
是寧王府彈劾燕世子擅專大寧兵權。
第三份奏疏。
是陜西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