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理想的仍然是朝廷來攻,在北平外消滅朝廷大軍,因為天時時”在北平,時間越久北平工業化發展道路越深。 朱高熾采納了姚廣孝的建議。 雖然暴露了“殺手锏”,但到底還是拿下了遼東地區,雖算不上完美,卻也保持了戰略上的優勢。 可惜了。 朱高熾心里有些遺憾。 布局了多年,多少也曾想過老朱下巴都驚掉了的那天。 告訴皇爺爺和父王什么叫驚喜。 應天府集結的三十余萬大軍的確沒有按計劃出發,在山東匯合山東與河南的兵力。 遼東一戰,誰還敢把大軍派出去。 不想出辦法應對北平的那支神鬼莫測的水師,哪個官員也不敢讓軍隊離開應天府。 應天府想出的應對就是修海防,加強自身水師的建設,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北平接下來沒有大動作,應天府也取消了大動作,仿佛北平閃擊太原的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皇太孫一系的官員,盡心盡力的組織民夫在海邊修建海防,讓李景隆等去組建水師。 第三日。 遼東官員和將領抵達北平。 朱高熾親自率領北平文武官員,出城二十里相迎,雙方見于北平東郊。 被士兵們督送的遼東文武官員內心緊張,突然間見到了王旗。 “燕世子來了。” 人群中引起了騷動。 郭銘不好意思的低下頭,老遠處的朱高熾,笑呵呵的主動迎上來,身后跟隨黑壓壓的人群。 朱高熾掃望了眼神色各異的人們。 周興不用提,當年來王府負荊請罪,這是第二次了。 莊德。 這是位狠人。 景保安、張玉、盧震等,這些都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下,為大明收復故地的精銳將領。 以上這批人,為大明穩固了遼東,收復了奴兒干,是奮戰在前線的將領。 這些人歷史上都死于靖難之役。 朱高熾又看到了楊文、吳高等,這些朱元璋為大明打造的階梯儲備將領,本該為大明開疆拓土的名將。 “老丈人,一家子難免有口角之爭,過去就過去了,世子妃在府里好生念叨,這回她可要高興,能見到父親了。”朱高熾拉著郭銘,熱情的說道。 世子沒有說大話,而在場的人們卻或多或少松了口氣,只覺得安心不少。 眾人原來不注重的世子妃。 不知道為何,突然間成為了他們的主心骨,一下子變得重要了起來。 燕王宮。 世子府。 在正屋里眼淚婆娑的郭彩蓮,什么都不懂,委屈的只哭,身邊的丫鬟們連連相勸。 郭彩蓮像小兔子一樣的無助。 又埋怨父親,又怕父親有個好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