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子一系就是朝堂。 哪怕圣人死了,當太子登基,朝廷也等于沒變。 皇太孫也是如此。 藍玉大案,最受益的就是皇太孫,皇太孫一系就是經過此事壯大的,雖然比不上原太子一系,可也是龐然大物。 “可只有圣人心中有易儲的想法,這兩年里發生的事情才能說得通啊。” 姚廣孝越想越是如此。 “燕王被召去了京城,大家第一想法是老秦王之事的印象,認為燕王去應天府必然下場不妙,可大半年下來,燕王沒有受到任何的處罰。” 姚廣孝越說越覺得肯定,忍不住激動起來。 “哪怕我們這里,如今細想,朝廷至今沒有昭告天下,指責我們是反賊啊!” “嘶!” 眾人吸了一口氣。 “這……這……”葛誠說不上話來。 會有這么美好的事?聽上去像做夢一樣的。 可姚廣孝說的有些道理啊。 大殿內。 眾人神色各異,各個瞠目結舌。 “圣人真要有易儲的想法,那豈不是燕王會成為太子?”陳亨忍不住看了眼小王爺。 殿內的氣氛微妙了起來。 中華重工當然是朱高熾創辦的。 但是一家人哪里分的這么清,沒有朱棣的支持,以及朱棣的威望,北平各方面憑什么接受被瓜分權力。 包括大殿內的文武官員,可都是朱棣提拔起來的。 如果朱棣能當太子,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是樂意的,并不愿繼續打仗。 葛誠,金忠,姚廣孝,房寬,陳亨,徐氏,袁容,鄭亨,唐云,丘福,陳賢……乃至朱能。 他們身上都有朱棣的標簽。 如果朱棣當了太子,以后就是皇帝,小王爺就是太子,天下還有這么美好的事情。 幾代人的榮華富貴都有了保障。 姚廣孝的一句話,讓嚴肅的會議變得騷亂起來,人們都急切的商議,有沒有這個可能。 朱高熾也忍住思考。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這份心思。 姚廣孝的猜測的確有道理,正如他所言,朱元璋要是有易儲的心思,那么這兩年的一些事情就講的通了。 包括這幾個月大明發生的事情,也解釋了為何自己這么順風順水。 可也不對啊。 “遼東之事,可是皇爺爺的出手,還有遼東總兵,大量將領北上接管軍事。” 朱高熾懷疑道。 郭家的背叛,朱高熾雖然大度的放過了,但是心里還是不舒服的,總是有根刺。 不過郭家到底在遼東為自己做事,所以朱高熾在大庭廣眾下,沒有明說郭家背叛,而是說的遼東之事。 在場的人也知道朱高熾指的是哪件事。 更有如果朱元璋真的有易儲的心思,為何還要做出許多針對北平的事情呢。 應天府的朝廷可是沒有消停過,針對北平的事一件接一件。 如果不是應天府朝廷逼迫太甚,又將朱棣召去了京城,朱高熾也不會今年就舉兵造反。 實在是內外形勢太惡劣,而北平又沒有朱棣坐鎮。 朱棣的威望是無法忽視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