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一億元?”
鐵道工程總部,山西鐵道工程集團,通州工人培訓部。
北平通州。
十幾棟樓房。
夫妻宿舍區,其中的宿舍,兩口子正在午休。
夫妻宿舍為單間,只有一間臥室。
樓層有公共廚房和公共廁所。
臥室一張床,一張桌,兩把椅子,一張案臺,一張梳妝臺,梳妝臺上有鏡子。
還有衣柜等其余的家具,雖然房間很小,但是一應物件齊全。
婦女在梳妝臺前,穿著自己的新裙子。
男人躺在床上,手里拿著一份報紙。
兩夫妻的皮膚比較黑。
男人突然起身。
“貸款買房吧。”
婦女回過頭,莫名其妙的問,“為什么要買房?”
“家里的田,賣給軍戶經濟合作社得了十四元,因為留不在北平,沒有完成約定,補償了十元。”
“我和你的工錢,每個月有兩元錢,一年就是二十四元。”
“我和其他工友了解過,過了三個月的培訓期,只要成為正式工,就能去農業發展銀行申請專項貸房款。”
男人越說越堅定。
婦人有些猶豫。
“欠債不好吧。”
“你不懂,你就知道買衣服。”男人諷刺道。
婦人不愿意了。
“以前別人都去工廠應聘,你非要守著家里的田,人家日子越過越好,我跟著你的日子越過越窮,結果呢?平白比別人家窮了兩年,我買點好看的衣裳,在外面不也是跟你掙臉面。”
噼里啪啦,婦女一頓數落。
男人理虧,也不愿意跟婆娘一番計較。
男人屬于那種不愿意主動改變的人群,當被迫改變后,發現新的生活比原來竟然更好。
生活寬松,工錢高,各種社會活動,比原來枯燥無味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有趣多了。
男人再也不罵軍戶經濟合作社了。
當然。
這是建立在工廠待遇優良的情況下,培訓幾個月的生活,的確比原來的生活強多了。
不只是物資層面的,還有精神層面的。
在傳統農村的時候,男人一天說不了幾句話,而來了工廠,各種各樣的活動,還有蹴鞠賽,竹球賽等等。
看報紙,讀書,和工友們喝酒聊天,讓男人的生活很飽滿,再也不像原來那么枯燥無味。
這才叫生活啊。
正如報紙所言,人是社會性動物,只有加入社會活動,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
哪怕后世的宅男。
同樣的玩游戲,自己一個人玩游戲,和加入游戲公會,有一幫人一起玩游戲,兩種方式帶來的愉快感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會越來越孤僻和消極,后者不但更幸福,還會覺得充實。
這是人的基因決定的。
沒有豐富社會活動的社會,人們會覺得很壓抑和無趣,精神層面上會體現為麻木。
反之。
豐富的社會活動,哪怕生活稍微貧窮一些,只要不是掙扎在溫飽線上,人的外表也會充滿了自信和激情。
短短的幾個月,男人就像過了許久,被更進步的環境,快速的影響而改變。
不過男人有些遺憾,工廠什么都好,就是有點不好。
女工們太活躍了。
打老婆的工人,會被人們看不起。
當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