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者的專利理論上沒有不同,都是圍繞蒸汽機展開的新的生產機器。
但是兩者的官司,引發了民間資本申請專利的熱情,誰也不想自己的生產技術被別人控制。
面對這種情況,朱高熾知道小九應付不來。
“技術司以后不負責專利業務,北平成立專門的專利管理部門,歸入長史府。”
小九松了口氣。
“我們內部的專利倒是好說,有一套的獎賞和升級制度,技術人員都很滿意?!?
“可是外部的專利,屬實不知道怎么去應對?!?
“特別是有些專利,通過了吧,又怕他們不允許別家使用,不通過吧,又說不過去?!?
小九的擔憂,也是很多人的擔憂。
周世豐從河南回來,正好小九來說起此事,也忍不住說道:“專利法應該改一改,任何企業不得壟斷技術?!?
朱高熾點點頭。
周世豐的說法是對的。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專利法有助于提高技術人員的研發熱情,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則會造成行業發展的阻礙?!?
“中華重工的技術對外公開,民間的資本專利,也要對外公開,但是更要保障他們的利益不受到損失?!?
“咳咳。”
周世豐突然咳嗽了兩聲。
“周掌柜,你沒事吧?!敝旄邿朐尞惖目聪蛑苁镭S。
“在河南病了幾日,抓了幾副藥,雖然好了些,但是身子一直不夠爽利。”
周世豐抱歉的看著朱高熾。
朱高熾看著瘦了三分的周世豐,心中為這位埋頭苦干的大掌柜感到敬佩。
什么叫萬廠萬礦計劃。
就是把北平的發展經歷,直接照搬各省,以行政手段憑空造出巨大的市場。
大明南北鐵道,十一行省一地區的網絡鐵道。
各省新城區的建造。
……
這就是制造出來的手段。
市場的確是可以被造出來的。
例如棚戶整理計劃。
資本加上地方調控手段,生生的讓房價,連縣城地區都猛然拔高了一大截。
各地的基建建設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朱高熾采取優勢的一面,才有北平只用了六年時間,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并不是奇跡。
后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讓整個中國變了樣。
二十年前南下打工,大包小包的擠火車,二十年后坐高鐵坐飛機去打工。
在兩千年的時候,朱高熾還記得自己上學的歲月,每個班都有不少的孩子交不起學雜費。
在講臺上的自卑,被趕回家里要學雜費的狼狽。
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就到了國家不得不出手對付教培行業的地步,這個變化有多大?
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的差距。
六年的時間,北平有今日的規模,比起這二十年發展的速度,也就顯得不算什么了。
但是北平六年的翻天覆地,并不是憑空掉下來的,無數的中華重工人在奮斗。
而作為大掌柜的周世豐,更是從來沒有歇息過。
他們才是真正的實干家。
“周掌柜,工作雖然重要,但是身體更重要啊,中華重工以人為本的理念,你身為大掌柜,更要做出代表不是么?!?
朱高熾勸慰道。
有些話平時不好說,說出來容易讓人誤會,現在倒是好機會,朱高熾的確希望周世豐能休息一段時間。
大明的環境,遠比后世的要寬松。
不用在兩極夾縫中求生存。
從不承認西方所有不平等條約,拒絕北極某方面的要求,而以中國的歷史底蘊,注定要走上獨立自強的道路。
所以中國要拼命追趕。
但是大明不用。
明初有寬松的容錯環境,所以朱高熾的福利體系,在社會資源分配的過程下,并不算大問題,反而成為內需的動力。
“小王爺說的是?!敝苁镭S笑道,明顯沒有把朱高熾的話聽進去。
不是他不愿意歇息,而是身處這個位置,每件事都離不開他的批復和關注。
寒暄了兩句,周世豐說起他的正題。
“工廠,鐵道,礦場,山西的阻力要少一些,但是河南與山東的阻力卻很強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