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女兒也不錯。”朱高熾安慰。 現在又沒有彩超,朱高熾不希望郭彩蓮壓力太大,對胎兒不好。 “臣妾問過有經驗的大婦,多說是兒子呢。” 郭彩蓮認真的說道。 “好好好,是兒子。”朱高熾沒有爭,順從的說道。 郭彩蓮這才露出笑容。 突然。 “小王爺,外面有緊急軍情。” 朱高熾皺起了眉頭,郭彩蓮連忙讓人伺候朱高熾更衣,不久,朱高熾踏步離開。 大廳內。 金忠,葛誠,陳亨等人已經等候多時。 “亦力把里的鐵道工程隊,遭到未知勢力的襲擊,幸虧新軍及時趕搭,但仍然傷亡了三十余人。” 陳亨滿臉的嚴肅。 朱高熾愣了愣,不禁問道:“亦力把里修建鐵道,不是已經和黑的兒火者協商好了嗎?難道他出爾反爾。” 明朝覆滅了元朝。 后世很多人覺得是理所當然,并沒有什么觸動。 但是在當時,明朝的建立,整個亞洲都被震撼到。 不光是明朝稱呼的亦力把里,也就是東察合臺汗國,很早就已經向明朝稱臣納貢。 哪怕是建立了帖木兒帝國的帖木兒,同樣主動向明朝派了使者稱臣納貢。 在明朝,這些地區的交流是很頻繁的,不光是各國的使者和商隊,哪怕是大明的使者和商隊也經常去這些地方。 包括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殘余的北元勢力,并且解救了被北元擄掠的數百名撒馬爾罕商人,也就是當時帖木兒汗國的首府的商人們。 朱元璋大筆一揮,將這些商人放回故國,以顯示對帖木兒于大明恭順的嘉獎。 帖木兒向大明遣使不斷,其中三年前,也就是洪武二十七年,帖木兒向朱元璋呈上一篇恭順的文章: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洪布,恩養庶類。” “萬國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邇,咸照臨之。” “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至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皇帝皆服之。” …… 這些地區奉大明為宗主國,并不會因為歷史的變化而消失。 如果國力強大,這就是自古以來。 如果國力衰退,哪怕是現有的領土都會消失。 后來帖木兒打敗了所有的對手,此時朱棣造反剛剛成功,又給了帖木兒理由和機會,才有了帖木兒東征朱棣的計劃。 但是帖木兒年齡太大,死在了路途上,雖然帖木兒死了,但是他的后繼者仍然對明朝稱臣納貢。 所以一直到帖木兒帝國覆滅,明朝都是把帖木兒當做自己的藩屬國。 大明使臣在帖木兒國的殊遇,高于其他任何國家的使臣。 大明的使臣們不僅能得到熱情的迎接,在見帖木兒時,明朝使臣們坐落于其座位的右方,并以此來顯示對明朝的格外尊重。 而其他國家使臣,都必須落于明朝使節的下座,以昭顯明朝的上朝地位。 連遠在萬里之外的帖木兒國都是如此,更何況亦力把里。 所以朱高熾很驚訝。 竟然有人敢騙自己。 “朝鮮之事,至今還未有下文,而亦力把里更有人膽敢殺害我民!” 朱高熾站了起來。 眾人皆不敢座。 “都敢來欺負我,我豈是好欺負的。” “揪出兇手。” “諾!” 眾人應道。 “讓黑的兒火者來北平。” “諾。” 陳亨大聲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