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葛誠調去了山東,擔任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
原山東右布政使因為抗拒新政被罷免。
山東行省的北面是北平行省,南面是應天府的淮安地區,地理位置非常的關鍵,萬萬不容有失。
郭銘拜見了朱高熾。
朱高熾對于老丈人很客氣。
郭銘在遼東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并且付出了最大的誠意。
歷史上朱棣造反初期,最大的威脅除了大寧衛的軍隊,就是遼東的軍隊。
遼東的將領和軍隊,對朱棣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最危險的時候就是朱高熾獨守北平城,朱棣帶領大軍對付大寧和遼東的軍隊。
解除了這兩支軍隊的危險,最后才能回擊朝廷大軍。
無論哪邊出了問題,也就沒有未來的永樂朝了。
如果不是兩地有北平系將領的通風報信,以及暗中書信聯絡朱棣反正,恐怕朱棣不一定能贏。
“我計劃于下個月十日前往京城。”
“臨行前有三個安排。”
朱高熾交代郭銘。
郭銘聽得仔細。
讓他來北平,就是為朱高熾坐鎮的,這地覺悟郭銘還是有的。
自己的女兒是世子妃,自己的外孫是世子嫡長子。
郭銘不支持朱高熾能支持誰,更不用說燕王父子如今的實力,以及圣人的支持。
郭銘覺得太多不懂大勢的人了。
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螳螂擋車,屬實是書生意氣。
“西域行省的軍隊,要在亦力把里亮亮相,既要震懾住宵小,也要保證亦力把里今年的太平,以及鐵道工程隊順利的施工。”
人是畏威而不畏德的。
朱高熾深信不疑。
太平從來不是講出來的,無論古今中外,都是靠著絕對的勢力維持下的太平。
而自己即將南下入京,大量的軍隊也即將南下,朱高熾不希望那時候,亦力把里有事情發生。
鐵道工程隊遇襲的事情,給朱高熾敲了警鐘。
新軍的確強大,但也不是沒有人敢冒犯。
趁著現在的時機有利,敲打一下人心是上策,總比自己去了應天府,再鬧起事情要好。
“亦力把里的黑的兒火者,他的兒子會告訴他一切的,此人是聰明人,知道做出正確的選擇。”
歷史上,此人就歸順了大明,還幫助大明打過仗。
“我反而擔心的是哈密。”
“難道安克帖木兒會作亂?”郭銘有些遲疑。
安克帖木兒很早就歸順了大明,并且一直遵守大明的規矩,并沒有聽說此人有野心。
“安克帖木兒問題不大,我擔心的是鬼力赤汗。”
“鬼力赤汗?”
郭銘不太了解。
朱高熾沉吟。
西北的局勢并不是孤立的,比起草原更要復雜,涉及到中亞西亞,連次大陸都有牽扯。
郭銘忍不住勸說道:“小王爺南下在即,還是以南下為重。”
朱高熾露出苦笑。
他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例如高麗之事,前番他沒有大動干戈,并不是不愿意派軍教訓高麗,而是顧慮倭國。
想要維持對倭國當下的局面,就必須扶持大內義弘。
因為大內義弘靠自己的勢力,明年是打不過幕府的,那么幕府就會達成倭國的統一。
這會讓大明對倭國未來的行事,需要耗費十倍的力氣,都難以保持如今的收獲。
而為了拉攏大內義弘,讓他愿意接受十八商行的條件,就不能貿然對高麗動兵。
因為這位倭國的大名,堅定的自認為自己是高麗人,甚至在與幕府打仗的時候,還想著要與高麗結盟。
所以朱高熾必須要顧全大局。
顧全大局就不能對高麗動兵,起碼今年不行,明年就由不得大內義弘了。
亦力把里和哈密的事情也是如此。
之所以要搶著調派大軍過去,就是為了防備鬼力赤汗下毒害死了安克帖木兒,讓大明在哈密的統治失去了秩序。
如果這件事發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