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是目前看來,無論是黃子澄還是方孝孺,都有些不靠譜,難道偌大的皇太孫一系,就沒與拿得出手的人嗎。 謝貴有些憤恨起來。 南方的局勢在洪武三十一年,變得群情涌動,甚至有御史上疏儲君之仁德,贊美朱允炆有明君之相。 放在以往大概會引起圣人的降罪,如今卻沒有動靜。 反倒是燕王的消息越來越多。 甚至令人覺得荒謬的說法,其實最近的奏疏都是燕王在批復,圣人已經放權給燕王了。 南方的慌亂,并沒有影響到北平的工業發展。 隨著上海碼頭的開放,南北商貿日益高漲,每年大幅度提升的貨物運載量,已經讓漕河的運力不足。 運力已經成為了限制。 上??h的開海,打破了這個限制,龍江船廠的訂單一下子翻了翻,并且多是海船。 京城周邊的漆樹被北平的商人承包,專門運送給金州船政,引起了龍江船廠的不滿。 龍江船廠的官員上疏,要求京城周邊的漆樹不應該由商人承包。 朱棣真正的出面。 叫來了北平的商人,給了北平商人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以分配的模式,合理的供應龍江船廠和金州船政,第二個選擇是朝廷收回承包給商人的銷售權。 沒有傷害商人的利益,又照顧了龍江船廠,并且安撫了金州船政,主要是沒有一股腦的偏袒北方,獲得了許多南方商人的好感。 龍江船廠始終是大明最大的船廠,上下游生產配件的作坊,以及兩岸遍布的分廠,生產效率雖然不如金州船政,但是生產量要高于金州船政。 上海縣。 開海雖然才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里舊樓房還未修建好,新的工地又開工了。 船老大教著自己的兒子,如何分辨風向,以及認清楚航道。 雖然古代中國航海有經緯的認知,但是沒有達到后世的認知高度,還比較原始。 哪怕是西方也是如此。 哥倫布靠著西方的航海技術,堅定的認為美洲就是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抵達的是印度。 各項技術是不斷發展,隨著后世科學的高度,才達到后世的水準,并不是一問世就有后世的高度。 經緯度也是如此,是不斷發展的,從各種錯誤的認知,逐漸找到正確的方向。 金州船政。 和內地父教子,師教徒的模式不同,金州船政開辦了航海技術培訓學堂。 “航海術不是憑空誕生的,而是結合中華文明的高度,所延伸出來單獨的方向。” “最初是八方風和十二方分的氣象概念,因此有先民把氣象上的發現運用到了大海中?!? 一名技術人員站在講臺上。 下面是烏壓壓的船政工作人員,許多從事跑船的班頭。 “終于解決了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需要靠海風觸動帆船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為了等待風期,常常一等就是五六個月,錯過了風期就要等明年?!? “宋朝的先民們,有了“風來八面,唯頭不可行”,也就是除了當頭的方向而外,船可以向其他七個方向前進?!? “這是我們中華獨有的航海術,全世界僅此一例,在前元被流傳出去。” 此技術,西方一直在十六世紀以后才學會。 “船舶上風帆的利用,從早期的單桅單帆來說,由于帆不大,所以船的速度也不快。” “后來,人們逐漸把船上的桅桿發展成為三帆、四帆、五帆、六帆……最多時達到了十二帆?!? “風帆增多可以充分利用風力,甚至于可以迎風而上?!? “但同時也增加了操作船只的復雜性,加重了水手們的勞動。而且如果突然遇上風暴來臨,又不能及時把帆降下來,就有折帆傾船的危險?!? “于是,以后的船舶又逐漸減少桅和帆,加高桅桿和使用更大的風帆,也就需要更大的船,我們金州的海船,主要就是這個發展方向?!? 臺下的工作人員們紛紛記著筆跡。 金州船政的培訓模式,很快受到了朱高熾的表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