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他是英雄-《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人們畫著輿圖,尋找沙漠里的水源,以及需要的勘探云云,比起其他地方的勘探,在沙漠的勘探是最少的。
因為沙漠實在是無法生存。
從安定衛出發,終于走出了沙漠,抵達了哈密衛附近。
他們達到了目的地。
新軍在哈密衛以東兩百里外的軍營。
安克帖木兒不同意供應新軍物資,加上他要求限制新軍的人數,最終朱能只派了一小營的新軍,四百五十余人。
雖然只四百五十余人,也可以從當地購買到一些物資,但還是需要嘉峪關的供應。
為了供應這四百五十余人,比嘉峪關以內沿鐵道線的兵站,需要多付出幾十倍的物力和人力。
嘉峪關境內的衛所軍戶們,每個月都要往這里運輸物資。
根據最新的計劃,準備圍著軍營所在地施行大片井制度,半耕半牧的經營方式。
如此才是長久維護當地軍隊駐扎的根基。
也是老兵想要回家的原因。
從北平遷移到西域行省,老兵怨言不大,日子還算好過。
可再從嘉峪關內遷移到哈密,老兵就不愿意了。
哈密雖然也有不少綠地,但更多的是荒漠,每天都要與黃沙打交道,老兵不適應這里的氣候和環境。
年輕人與老兵告別,去向自己的哨官報道,并交代老兵回嘉峪關的時候,一定要來找他。
他想要請假送一送老兵。
勘測部的工作人員們要留下來幾日整理自己收集的資料,他們這些隨行人員也要逗留幾日。
等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哨隊,同袍們并沒有訓練,而是在學習。
李堅從隊長升為了哨官。
一是因為派他來哈密,而是因為當初他們隊那名未歸隊的士兵,經過核查后才知道,在地方上救人犧牲了,所以李堅的處罰被取消了。
全營都在學習。
而當事人更是李堅原來隊的同袍。
全哨九十名官兵,人人都在學習因為救人而犧牲的同袍的光輝事跡。
李堅不在這里,他跑去找守長。
“應該上報?!?
“雖然他只是個兵,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李堅堅定的說道。
“對于如何善后,總營那邊已經在商討?!?
守備安撫道。
李堅緊緊的看著守備。
守備露出苦笑。
在沙漠上吃沙子,這可不是被人羨慕的事情。
正如老兵那樣被遷移到西域行省的軍戶,屬于外來的一批,而像燕山三衛的軍戶們沒有一個外遷。
軍隊也是如此。
西域行省的確調來了不少新軍,但真正的老軍還是留在嘉峪關以內。
能派來像李堅所在的精銳小隊,已經是奇怪的事情。
說句實話。
無非因為李堅所在的小隊背負了處分,當時因為有士兵未按期歸隊,導致他們隊被發來了哈密。
雖然事情水落石出,可他們也已經來了不是么。
“守長?!?
“在哪里駐扎,標下沒有一絲想法,這是真的。”李堅誠懇的說道:“但是我的同袍,他洗刷了自己的恥辱,也洗刷了我們的恥辱,他是英雄,就應該享受英雄的待遇。”
“好,我親自跑嘉峪關一趟?!?
在李堅的堅持下,守備終于松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