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先民這么厲害,為何又會被打敗呢。”有人嘲笑道。
聽到那人的嘲笑。
無論是‘黃先生’還是那讀書人,都瞪了一眼過去。
“滾。”
‘黃先生’罵道。
那人憤怒的要上前理論,結果‘黃先生’的隨從和晚輩都起身,那人身后也被不知道是誰錘了兩下。
見勢不妙,那人狼狽的回去自己的座位。
讀書人這才搖了搖頭。
“不是在下不跟他爭辯,而是先民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讀書人解釋了一番,然后才向人們訴說本質的原因。
“說得好。”
“道理只能跟一條道上的人才能講通,只有一條道上的人,才能被道理說服。”
“如果不是一條道,哪怕寧愿是餓死都不會接受對方的道理的。”
‘黃先生’笑道。
“對于不同道的人,只能靠拳頭說服對方。”
“有這樣頑固不化的人?”周圍的人好奇的問道。
哪里有嫌棄自己種族的。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不足為奇,無論古今中外,從不缺乏這樣的人。”讀書人笑道。
“就如在下認為大明最偉大,可如果有人骨子里不認為大明偉大,豈能是說得通的。”
讀書人的這句話,拉開了不少人的反對。
鄉紳反問道:“如果大明最偉大,那糧點與民爭利,難道就不能反對?”
讀書人笑道:“這是術的爭論,而是不是道的爭論,糧點好還是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到底好還是不好,最終由我們當代的人來決定,跟大明偉大不偉大又有什么矛盾?”
讀書人又推了推眼鏡,“否認大明偉大,其實就是否認自己,因為大明偉大不偉大,以前有先民決定,現在由當代人決定,你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豈不是更證明自己的錯誤。”
“正確的認知自己,做出符合自己認知的事情,知行合一,那么大明自然偉大,可明知道認知的道理,卻還是做出違背道理的事情,那并不是大明不偉大,而是你自己的問題。”
“陳先生高見!”
‘黃先生’驚嘆。
一句知行合一,‘黃先生’仿佛聽聞了大道。
“這并不是在下的觀念,而是技術報上的觀念,在下只不過是借用,不敢貪功。”
路途在歡聲中抵達了終點。
‘黃先生’以及他的隨從和晚輩下車了,眾人紛紛向這位讀書人告別。
舊的乘客下了車,新的乘客上車。
不同的人,相同的車廂,同樣的歡聲笑語,各地的人們齊聚在一起,信息的交流效率發生了質的改變。
廣德站臺。
外面有許多挑著擔子的苦力們,應天府到底是應天府,鐵道開通幾個月,更加快速和便宜的運輸方式,吸引了諸多大小商人。
朱元璋臉上笑開了花。
對于剛才乘坐的鐵道非常的滿意,“去看一看州學。”
北平的教書先生如此高的水平,朱元璋很羨慕,他想去親眼看看本地的州學。
州學在廣德州城。
一行人進了城,很快就來到了州學附近。
“這……”朱元璋傻眼了。
他身旁的李道信等人也情不自禁的張開了嘴巴,傻傻的望著前方大街。
州學的門口,擺滿了攤子。
那些攤子不賣東西,相反,他們在“買”人。
“中華重工招聘。”
“合記商行招聘。”
“北平教育部招聘。”
“鐵道總部招聘。”
“軍戶經濟合作社招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