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倭國使者身邊還有平田增宗相隨,此人就是靠著平田增宗的關系,來到了金州。
“為何是高麗人辦的商行?”
倭國使者離開前,看著金州的繁華,特別是高大的樓房,立起來的煙囪群,內心感到驚嘆。
他痛恨十八商行。
更痛恨十八商行背后的大明。
可他從來沒有想過,為何會有十八商行,以及為何這么對待他們倭國。
據他所知,十八商行有倭人,也有大明人。
但他們卻都與高麗人辦的高麗貿易集團進行交易,而不是直接與金州交易。
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情嗎。
平田增宗穿著明人的服飾,如果不是發型,看上去和明人沒有多大的區別。
“閹工貿易的事情,上朝是禁止的。”
平田增宗冷冷的說道。
十八商行內部的競爭也很激烈,他們的裝備與物資都需離不開大明。
換句話說,他們被金州掌握了。
金州打壓誰,誰就會被其他商行吞并,誰也不敢反抗金州的管理條例。
更不用說十八商行來源復雜,沒有團結一致的底蘊。
平田增宗心中清楚。
大明和倭國的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是倭國可以對抗的。
金州海軍,天津海軍,可以讓倭國片甲不能下海。
如今的形勢就是鈍刀子割肉。
今日割一片,明日割一片,又讓倭國國內形勢保持割據,要不了多少年,倭國的元氣就消耗沒了。
想必那時候,就是大明軍隊踏上倭國的那一天。
既然如此,自己何必不早日加入上朝呢。
盡早加入,靠著自己的功勞,平田增宗認為上朝還是講道理的,這些年就一直跟他們講道理立規矩。
該是他們的利益,金州也從來沒有限制過。
倭國使者沒有因為對方態度不恭敬而覺得被冒犯。
十八魔王。
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兒聞之不敢啼哭,威名赫赫。
倭國使者想了想,隱隱明白了,“名聲也要,利益也要,胃口真大啊?!?
雖然知道如此,可誰也沒有辦法。
十八商行就已經讓倭國無力應對了,如今海面上的勢力,除了幕府還能與十八商行對抗,其余的大名不是十八商行的對手。
更不用提十八商行背后的金州海軍,冒著煙在海面上巨大的戰船,一艘就有二十門的火炮。
平田增宗威脅道:“劉英已經和九州國的一位大名達成了合作意向?!?
“還有這件事?”
“以后他會與那位大名一起攻打別的大名,土地歸大名,十五歲到三十歲的青壯以及年輕女子歸他?!?
平田增宗邊說邊皺起了眉頭。
劉英掀起的新模式,誰都感受到了威脅。
平田增宗希望與大內義弘達成這項合作,這樣的話,他就能超過劉英。
倭國使者沒有答復。
這件事不是他能回答的,而且大內義弘大概是不會同意的。
“唉。”
碼頭上。
倭國使者回望金州,看著金州碼頭絡繹不絕的大小船只,一副繁華的景象。
視線里。
一名年近五十的老漢,身后跟著位二十出頭的女子,手里牽著一名孩子,背后的簍子里還有一個嬰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