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會提供早餐。 已經做好的食物,每位培訓者自行裝盤,吃自己喜歡吃的,減少了食物的浪費。 等早餐結束后,過了一刻鐘,培訓大會開始。 糧票銀行總部召開的培訓大會,由各個組織的管事級別以上的干部參加。 既提升了人們的知識儲備量,與專業的才能,又是無形的關系網推動,提升了糧票銀行總部的影響力。 “六部中以掌管文官用人權的吏部地位最高。” “吏部尚書地位之尊,在朝中首屈一指,享有“贊天子之治”的特殊地位。以至于有人說:“今吏部之職,擬古宰相。而其黜陟之柄,有宰相所不及者。”” 講師介紹著朝廷格局與其中的關系。 培訓者們或多或少清楚,但不如臺上講師說的透徹,人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我朝吏部用人權之廣泛,可謂空前絕后。” “對高級官員之選任,唐代五品以上由宰相提名,皇帝任命,稱“制授”;宋代高級官員由中書門下政事堂“堂除”。” “我朝吏、兵二部尚書等重要職位的人選,主要由皇帝特簡和廷推兩種途徑,其余九卿等高級官員,則例由廷推產生。” “在廷推中,基本原則是“九卿共之,吏部主之”,吏部是當仁不讓的主導者。” “不難看出,對于高級官員的銓選,吏部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原屬宰相的相當一部分高級官員銓選權為吏部所繼承。” 大廳內。 地面上鋪設的地毯,天花板上掛著吊燈,吊燈燈罩里的煤油燈,雖然是白天,卻仍然被點亮。 朝外的墻壁,上面的玻璃窗后的簾子全部拉開,日光從玻璃窗透進廳內。 寬廣的大廳,并沒有沉暗,反而照耀的明亮,每個人坐在座位上,全部記著筆記,可見人們都在用心聽課。 講師并沒有覺得意外。 培訓者們雖然不是高層,可他們是各組織的中間力量,支持起各組織運作的核心。 都是揀拔起來的人才,自覺性是毋庸置疑的,不用外力督促,他們就會主動的吸收知識。 經常參加的培訓會,以及他們所處的位置,使得他們的素質,已經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是他們的才能天賦有多么高,而是經過了更多專業信息的灌輸,比普通人懂得更多事務道理和社會規則。 “九卿以下官員和地方官,吏部通過部推,主要是吏部內商議和大選、急選等常規辦法進行銓選。” “部推由保舉法發展而來,主要適用于小九卿、布按二司及知府等,由吏部具名推薦,皇帝點用。” “大選、急選屬常規銓選,吏部照章辦事,皇帝一般不加以干涉。” “吏部分為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司,每司下設若干科。四司中以文選、考功二司最重要。文選掌官員選任,考功負責官員黜陟之典,即考滿、考察。” …… “北平成為了試點,吏員的考核與選拔,除了北平布政司之外,就是朝廷禮部司官負責考試,吏部的司官進行分配,并不是放手地方執行試行。” “還有京城的宣課司,與我們北平地方上的通課司,聯合試點成立,直接升格到與六部平齊的地位,說明了什么?” 講師提問。 臺下的培訓者紛紛舉手,沒有人會覺得不好意思。 講師點了劉通。 劉通起身,大方的說道:“諸君,在下姓劉名通,非常榮幸,能與諸位一起參與此次的培訓大會。在下認為,以后收稅將會是朝廷的重心,并且成為長期的制度落實下去。” 回答完后,劉通并沒有坐下去,而是繼續長篇大論。 這是表現的機會。 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又何嘗不是為自己鋪路呢,明白其中的道理,誰都不會放過表現自己的機會。 “隨著工業化發展,經濟的側重點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工商業收稅,是必然,也是必須的國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