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內閣。
太子與皇太孫聯合推動,成立的新衙門,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但是重要性卻越來越高。
幾名小黃門提著茶壺,為閣員們添置茶水。
文華殿大門的對面是文淵閣,相當于皇家圖書館,為政策的制定提供資料。
內閣有七人。
東廂房的三間廳,廳內除了陳設外,七張黃花梨案臺打磨的油亮,光滑整潔。
文房四寶,書畫輿冊。
“解閣老?!?
小黃門露出笑容,從茶幾上的茶盤里、把茶蓋子掀開,已經涼了的茶水被他倒入盆中,重新換上了新的熱茶。
解縉頷首感謝。
小黃門這才去下一處。
內閣不分高低,也沒有安排實權,但是最受皇太孫信任的是解縉,太監們也格外客氣。
所有的奏疏要經過內閣,他們會附上自己的建議,然后由太監們呈交到文華殿,由皇太孫批復。
突然。
黃淮忙急忙慌的走了進來,沒有一絲內閣閣員的氣度,打破了內閣的平靜。
“有人要圖謀不軌,欲加害圣人?!?
“哐當。”
解縉的筆掉了下來,弄臟了奏疏,急得他滿頭大汗,又心急黃淮說的事情。
“何事如此慌亂?”
里間的胡廣,聽到外間的動靜,出來關心的問道。
里間和外間辦公,并不分高低,不過是格局的擺設,解縉喜歡外間的明亮。
錦衣衛打探到的消息,有人在圣人常去的地方,向人們打探圣人的動靜。
“圣人微服出訪的事情,并沒有對外透露過,我們內閣也是今日才知道?!?
“他們如何知道圣人在外使用的名諱?還有他們又如何知道,圣人常去的地方呢?!?
胡廣三言兩語說出了關鍵。
有內鬼。
并且位置很關鍵,能知道許多尋常官員不知道的消息。
“走吧?!?
解縉皺著眉頭,看著手里的奏疏。
沾了墨跡的奏疏,讓他心里沉甸甸的,不知道自己會受到如何的處罰。
“既然知道了此事,吾等大臣應當去?!?
其余的閣員紛紛點頭。
不知道的時候可以不問,既然知道了,必然要問,這才是忠心的表象。
幾名閣員一起去了文華殿。
文華殿內。
朱元璋也來了。
“好啊。”
“真想對咱下手。”朱元璋不可思議,吹胡子瞪眼的罵道:“他們是怎么敢的呀?!?
李道信今日阻止他出門,朱元璋從李道信的口中知道經過,氣憤的來到了文華殿。
朱高熾一臉的苦笑。
現在可不是后世,有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隨時調查錄像,可謂是天羅地網。
后世在網上看到的故事。
有個人在沿海打工的時候,因為與人發生矛盾,用刀刺了一個人,換了一個地方,過了二三十年。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
太監靜靜的走了進來,告知內閣大臣們在門外等候召見。
“讓他們進來吧,看來他們都知道了?!?
朱元璋羞怒的說道。
聽到這件事的第一反應,朱元璋并不是害怕,而是覺得丟人,有些惱羞成怒的意味。
內閣大臣們已經知道圣人也在文華殿,進來后先拜見了圣人,然后再拜見皇太孫。
解縉先開口,詢問了此事,然后拜向圣人,誠懇的說道:“圣人安危關乎國家社稷,因此臣懇請圣人不要在微服私訪,以免讓宵小得逞?!?
其余的內閣大臣紛紛勸誡。
他們認為圣人呆著皇城里,就什么事情都沒有了。
朱元璋更惱怒了。
他現在老了,權也放了,國事不管,還能干什么?好不容易才有個讓他喜歡的愛好,否則他一天里就閑呆著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