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安南沒有失去,那么大明在東南亞影響力,將會是史無前例的高度。 有安南在手,大明甚至可以在各國派遣流官。 這就是區別。 “皇太孫殿下。” “圖謀圣人的歹人,已經捉拿到了。” 紀綱來到了文華殿,經過通傳后,一臉欣喜的表功。 朱高熾皺起了眉頭。 大明的內部領土已經全部完成,甚至大大的超過,但是不代表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他的政策,撬動的是鄉紳們的根基。 鄉紳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工廠主,大商人們。 朱高熾沒有天真到以為一切都會順利,什么事都能不發生。 這場大變革中。 有的鄉紳能保住自己的財富,華麗的變身,而有更多的鄉紳,并無法突破枷鎖。 與治理貪官,打擊作亂等事件是截然不同的性質。 對象也不同。 前者是人,后者是群體。 而且沒有妥協的余地。 土地。 是必須控制在國家手里,然后分給百姓們,并且以平均百畝為單位的劃分下去。 如何農業穩定? 人均五畝,十畝,永遠穩不了,進入工業社會,隨著生產力的大進步,反而會帶來更大的民怨。 相反。 當農民人均百畝的田地,成為莊園主,他們又會變成最擁戴國家的人群。 那么就必須要社會資源重新分配。 把控制大片土地的鄉紳們的資源,拿出來分配給百姓們。 但是朱高熾給了補償。 糧票系統對于民間工商業的支持,普通行業的放開等等,都是給鄉紳們的機會。 可還是那句話。 能躺著掙錢,為何要站著掙錢。 鄉紳們本來過得好好的,為何要冒著破產的風險去改變呢。 朱高熾翻著他們的口供。 “獨夫。” 兩個字眼刺痛了朱高熾的目光,他上輩子最恨這兩個字。 “我不是。” 朱高熾合上了紀綱親手交上來的冊子。 什么斗爭都是虛的。 本質上就是權利的斗爭。 “他們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皇太孫殿下不用在乎他們。”紀綱看到皇太孫氣憤,連忙寬慰道。 朱高熾搖了搖頭。 站起身來活動了下身體。 那些張牙舞爪的大戶們,仿佛最后的狂叫。 朱高熾緩緩道:“五百年后,我將是后人們最崇拜的先人,誰也改變不了事實。” 紀綱和馬王宣呆呆的看著皇太孫。 “而一切反對我的人,都將會是后人們眼里的小人!” 朱高熾沒有殺人。 他從來沒有親口下令過殺人。 明天恢復準點更新,還是每天下午六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