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英殿。 內(nèi)閣,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官員等,圍繞收復安南之事進行商議。 朱高熾把最近收到下面的報告發(fā)給了眾臣。 “新軍的根基來自于北平衛(wèi)所,而北平衛(wèi)所已經(jīng)連續(xù)打了十幾年的戰(zhàn)爭。” 從燕王時期開始,乃至歷史上洪武二十六年之后,北平的衛(wèi)所就開始休整。 一直到靖難時期,士兵們才重新上戰(zhàn)場。 可歷史已經(jīng)改變。 洪武二十六年后,北平的戰(zhàn)事仍然沒有停止過,國內(nèi)不提,塞南,塞北,亦力把里,瓦剌,東察合臺汗國。 就算是鐵人也會疲憊。 “按照我的計劃,原本是休整三年,用三年的時間,讓士兵們徹底恢復。” “可計劃跟不上變化,安南的事情,讓士兵們只休整了不到一年,恐怕繼續(xù)下去,不少的士兵會出問題。” 朱高熾擔憂道。 中華文明是不同的。 例如金國屠戮中國,燒殺擄掠,是他們的動力,直接放縱士兵的野性。 而大明不同。 例如藍玉,他的罪名就有侮辱敵國女性。 這在金國等其他國家里,是不可能有的罪名,做這樣的事情,反而是他們眼里的英雄。 這就是文明和野蠻的區(qū)別。 文明的國家,需要士兵是人,而不是野獸,而那些野蠻的勢力,他們讓士兵變成野獸。 前者約束人性,后者放縱人性,導致了不同的現(xiàn)象。 “可是軍改了大半,新軍是作戰(zhàn)的主力,不派遣新軍如何保障戰(zhàn)爭勝利。” 兵部尚書金忠擔憂的問道。 他明白皇太孫殿下的意思,可目前的形勢,需要再辛苦士兵們幾年,為大明付出。 朱高熾搖了搖頭。 大明的士兵,他們需要活在文明的世界,成為世界的英雄,而不是被文明的世界所排擠。 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戰(zhàn)爭會讓人變成野獸,無法適應文明的世界,甚至無法在文明的世界生存下去。 “安南國心向我大明的居多,在安南國的戰(zhàn)事中,更應該約束士兵,不得肆意傷害華族百姓。” 朱高熾讓人發(fā)給了諸人一份告示。 “這是我讓禮部做出來的,全軍都要遵守。” 眾人打開。 朱棣已經(jīng)看過,他是認可的。 “黎賊父子,必獲無赦,脅從必釋。” “毋養(yǎng)亂,毋玩寇,毋毀廬墓,毋害稼穡,毋恣取貨財,毋掠人妻女,毋殺降,有一于此,雖功不宥。” “毋冒險肆行,毋貪利輕進。” “罪人既得,即擇立陳氏子孫賢者,撫治一方。” 朱高熾嚴明軍紀,認真的說道:“我軍入安南之境,禁止一切毀壞墳墓園林,焚燒百姓房屋,擄人妻女,叨擾地方百姓的行為。” “對待安南華族,特別是老者,需要待之以禮,如此才能人心自安,樂其生業(yè),歸附我中華。” 這并是不朱高熾故意如此。 而是歷史上,大明收復安南,本就有的明令。 在十五世紀初,如此提倡軍紀,這般文明的國家,世界上屬于鳳毛麟角,可見中華文明之高度,以及對安南的特殊對待。 軍紀的事情,眾人沒有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