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總有一方遭受損失。 唯獨大明。 每日耗費的物資和糧食可謂是天文物資,靠著海運,運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貨船。 經過半個月的磨合。 安南北方已經穩定,而安南的南方,徹底的混亂了起來。 十一月十七日。 張輔帶領明軍進入奉化府,沒有遇到戰事,各地州府縣城早已打開城門奉上歸表。 遇到的安南軍紛紛歸順,明軍不費吹灰之力,收復了整個奉化府。 十一月十五日。 大明水師抵達順化府,順化府府城主動歸順,大明的水師士兵們,有些茫然。 他們的目的是襲擾,并沒有在陸地上打仗的準備。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只是經過府城而已,而府城竟然向他們主動打開城門,奉上歸表歸附了。 水兵只能無奈進城,總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吧,開始了駐守,等待安南軍來攻打。 最后等來的不是安南軍,而是思榮縣、利逢縣等數十縣的歸附。 然后他們一路收復,進入了新平府,乃至最后進入了義安州以南,義安州的北部是演州府,演州府北部就是黎氏父子的大本營清化府。 演州府的官員和鄉紳們不敢明著歸附,反私下紛紛送上書信,暗中聯絡明軍。 打來打去,結果是大明的水軍士兵戰果最驚人。 不到數千的水師,收復了安南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整整三個省府,并獲得安南軍主動歸順的三萬余人。 誰都知道黎氏父子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了。 北邊的朱棣得到了水師的捷報,不好意思的看向張輔、沐晟等人,果然兩人一臉的震驚。 水師這么做,摘桃子摘得如此大動靜,一下子成為了安南之戰最出彩的軍隊。 張輔和沐晟情不自禁看向了對方,都感受到了對方的不爽。 受到了刺激。 明軍嗷嗷叫的沖向清化府。 此時。 北方是明軍,南方也是明軍,東面是大海,同樣是明軍的天下,能跑的只有西邊。 可西邊的老撾,與安南敵對,同樣是大明任命的土官,如今是老撾宣慰司,屬于明朝的國土。 簡而言之,黎氏父子沒地方跑了。 當明軍抵達愛州時,清化府城發動了政變。 安南定。 洪武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九。 莫邃等人率一千二百名府縣耆老,拜見朱棣。 朱棣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莫邃領頭稟稱:“陳氏子孫已被黎氏殺盡,無可繼者,安南本古中國之地,請復古郡縣。” 朱棣為難的同意了。 十二月十一日。 朱棣昭告安南,設立三司以及郡縣,同時重復告知安南士民,申述用兵安南始末,宣布將寬厚善政,撫慰安南。 同時任命交趾三司官員。 以都督僉事呂毅為都指揮使,黃中為副,以尚書黃福兼掌布政、按察二司。 前工部侍郎張顯宗、福建布政司左參政王平為左右布政使,前河南布政司左參政劉本、右參政劉昱為左右參政,前江西按察司周觀政、安南歸附人裴伯耆為左右參議。 前河南按察使阮友彰、按察副使楊直為按察副使,前太平府知府劉有年為按察僉事。 同一日,復詔定交趾所轄府州縣,設十五府,分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