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轟隆隆。” 蒸汽抽水機把洼地的水,源源不斷抽入到挖建的溝渠中,叢林被一片片推倒。 十幾萬流民被組織了起來,形成了一塊有一塊的工地。 每塊工地上插滿了旗幟。 大明旗。 中華重工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組織這么大的開荒工程,不過各項經驗并沒有遺忘。 工地上。 臨時搭建的舞臺,從北平與應天府抽調來的無數的歌舞團,為交趾的百姓們歌唱。 “江河只在我夢中。” “中華已多年未靠近。” 受到邀請,大明最有名的歌唱家,戲劇家七妹,來到了交趾,滿眼感情的歌唱。 她太愛大明了。 孩子們已經上學,她開始奔赴大明各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可是無論如何也改不了。” “我的中華心。” …… “嘩啦啦。” 交趾的工人們滿眼激動,他們是無地的流民,被組織了起來,在工地上最賣力的干活。 吃喝由大明朝廷供應,開荒出來的田地,都會分給他們。 正如工地上的宣言。 大家是同一個血脈啊。 一家人也會有爭吵,可是血脈是無法改變的,面對困難的時候,最無私幫助的,永遠是同胞。 “吾的祖先早已把吾的一切,印上華夏心。” “長江黃河。” “泰山長城。” …… 數千人的工地,在每旬一日的休息日里,聽著中華之歌,每個人感受到了溫暖。 “嘩啦啦。” 天空下。 掌聲一次又一次的響起,一次蓋過一次。 交趾的百姓們手都拍紅了。 眼睛里散發著希望之光。 他們要為大明打仗,要成為大明的軍戶,每個人都覺得很好。 歷史上。 朱棣在交趾施行衛所制。 衛所制初期是好的。 現在衛所制上發展的片井制,更是激動人心。 有希望就有動力。 “嗚~” 碼頭上,兩艘蒸汽輪船駛入,帶來了又一批的物資。 “無論天涯。” “無論海角。” “流淌同樣的血。” 工地上的歌聲,響徹了大地。 今天下午六點的更新提前發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