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華殿。
“現在天下最富的是煤商,煤商是天下最有錢的人。”朱高熾笑道:“我發現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最有錢的那批人,永遠是最低調的,以前鹽商如此,現在的煤商也是如此。”
中華重工現任大掌柜高珍,焦炭煉制總行大掌柜王本、中華重工南部地區大掌柜高長芳等人,聽到皇太孫殿下的笑語,內心并不輕松。
皇太孫殿下的心思越來越難猜。
高珍內心充滿了疑慮。
中華重工是皇太孫殿下親手創辦的,按道理應該受到皇太孫殿下的鼎力支持,可實際的情況是,中華重工不斷被拆分,不斷的被調整。
高珍經常迷茫,比起當年的北平,現在的局勢太過復雜,中華重工的體量太大了。
“有我們控制的焦炭行業和冶鐵行業,煤炭行業永遠脫離不了中華重工的控制。”高長芳自信的說道,他們才是煤炭行業的最大客戶。
朱高熾搖了搖頭。
他可以下達一條命令,直接把鹽行收回來,不過這樣做并不適合。
道理是要講的。
“塞南行省的煤礦多,但是比起山西的開采環境要差,至于塞北地區,那些氣候太過惡劣,工作時間短,生產成本高,所以山西一直被他們盯著。”
“如果朝廷愿意用山西的開采權,置換他們手里的采鹽權,馮勝之、杜松、韓策韓松兩兄弟等,都愿意松口。”
高珍解釋道。
朱高熾考慮了片刻,最后松了口。
放開山西兩個地區的采煤權,與那些鹽商做交換。
以后鹽的生產和售賣將會是中華重工承辦。
本來山西的煤礦,朱高熾是計劃留給子孫后代的,不過想了想,的確不能過度,至于澳洲的礦產資源,如今的航海技術帶來的成本太高了。
至少等蒸汽機輪船制造業涵蓋所有的船廠,江海上遍布蒸汽機輪船的那天,才能讓廉價礦產的海洋運輸貿易有利可圖。
“張德輝身體怎么樣了?”
朱高熾突然問道。
眾人以為皇太孫殿下是關心老朋友的健康,高珍笑著說道:“張東家在家鄉頤養天年,不問外事,倒是過得愜意,紅光滿面。”
“聽說他前年病了。”
“是病了一回,不過熬了過來。”
朱高熾沉思。
張德輝是最早與自己的合作的商人,還是中華重工實際上第一代的大掌柜,煤炭行業又是他的老本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