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口上千萬的大省。
煙雨朦朧,河道成網,兩岸紅綠爛漫,飄飄灑灑,將江河里的小船也映在一片緋紅。
兩名穿著學子服的讀書人,乘坐在烏篷船的前頭,船尾的艄公搖著船槳。
烏篷船是江南的特色之一。
船身狹小,船篷低矮,船板上輔以草席,或者床底設計成凹字形,坐在船的兩側,搖搖晃晃,就成了江南獨有的景觀。
“船家,近些年江面上此類船變少了呀。”
讀書人微笑著問道。
“現在大船多了,小船不吃香,活計也多,年輕的人們要么去了大廠,要么自己去買大船,我們老了,也就搭載些游客,混點生活罷了。”
船夫笑著說道。
“兩位先生請看,江面上無論是商船還是貨船,又或者渡船,都變成了大船,誰還會用小船來經商。”
“原來如此。”
“這就是市場需求帶來的變化吧。”
“應該是。”
“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隨著各種需求的發展,原來的方式無法滿足,則會促進新的,更有效的工具誕生。”
兩名讀書人討論著。
船尾的船夫安靜的聽,這些國子監的大學生們,可喜歡乘船游歷了。
“以前的小船,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人們只需要靠著小船的運輸量生活,如今市場需求大了,所以大船就有了價值,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同樣是屬于促進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方式,船只越多,物資流通的越快,這個過程就是增加的生產力。”
兩人你一言我一言,從東談到西,又從西談到東,聽得船尾的船夫插不上話。
“咔嚓咔嚓。”
鐵道橋上,正好行駛來一輛火車。
船只從橋下經過。
不久后。
抵達了目的地,浙江國子監所在地。
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由京城國子監與北平國子監,又新增設浙江國子監與廣東國子監,已經達到了四所大學。
鋪設的道路上,兩旁繁華熱鬧,商販繁多。
“噗通。”
十幾名赤著胳膊的年輕人,跳下了江水中,奮力的游動,岸上掛著“浙江國子監游水比賽大會”的標語,還有諸多圍觀的人群。
“好。”
“用勁。”
同伴們為自己的同窗鼓勁。
游在最前面的人,比第二名超出了兩個身影,并且拉開的距離越來越大,毫無懸念的奪得了第一,獲得了人們的歡呼。
那人胳膊長腿也長,長的竹竿似的。
上岸后接過伙伴們遞來的毛巾,擦干了身體,然后穿上衣服,人們紛紛來恭祝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