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仁直言說道:“皇太孫殿下有什么想法,屬下必定接受。” 王仁用在中華重工的口吻自居。 “你們合眾的營業(yè)額,要制定出一定的比例,這部分上交給供銷社,算是扯平雙方不正當競爭關系下,對供銷社的補償。” “我們合眾也可以在不盈利的地區(qū)開設百貨商樓。” 王仁試探的說道。 他不太愿意拿出商行的利益補貼供銷社。 朱高熾搖了搖頭。 商人是逐利的。 今日勢弱,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愿意妥協(xié),他日強勢后,可不會維持下去。 供銷社需要改進,學習合眾商行的模式,又與合眾商行互相競爭,朱高熾也不限制民間商行,但不讓民間商行一家獨大,壟斷社會行業(yè),才是長久之道,對百姓和國家最有利。 見皇太孫殿下主意已定,王仁只能接受,氣餒的離開了文華殿。 文華殿的景色,也無法再吸引王仁。 不過如此罷了。 文華殿成為了實用型的政務處理中心,觀賞性不高,并沒有大興土木,比起外間越來越繁華的各大酒樓和聚會場所,的確頗有不如。 “此人心有不滿。” 朱高燧成為了錦衣衛(wèi)名義上的最高負責人,具體的事務任由紀綱和李道信等人管理。 看著王仁遠去的背影,朱高燧上前一步提醒大哥。 “我又不是唐僧肉,人見人愛。” 朱高熾無所謂道。 偉人的高度,不也是許多人不滿。 圣人。 永遠是后人才會敬仰的。 因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后人享受到的全是好處。 一個當下時代而人人稱贊的人,必定不是偉人。 做“好人”誰不會呢。 企業(yè)里的“老好人”,最終讓企業(yè)的制度崩壞,國家同樣是這樣的道理。 在朱高熾眼里。 大明最賢達和無私的官員絕對是張居正。 可張居正的時代,痛恨他的人多得很,初期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連他的門生都背叛了他,門生公開背叛恩師,開了歷史的先河。 朱高熾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受所有人的擁戴,必然做不到,無論古今中外。 合記與合眾。 兩者不是一個行業(yè),但股本模式相同,創(chuàng)辦人的背景也相同。 中華重工以不正當競爭關系為由,控告了原中華重工管事,第一任蜂窩煤商會會長,現(xiàn)合眾商行的大東家王仁,要求朝廷禁止合眾商行在供銷社所在地開設百貨商樓。 官司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訴師們在都察院各執(zhí)一詞,上演了一部官司大戲。 而王仁卻和供銷社的管事們坐在一起,并沒有像外界那般的敵視,反而互相敬茶。 酒會是工部下的工業(yè)計劃部和經(jīng)濟調(diào)控部的管事出頭組辦,讓雙方商議各方能接受的條件。 其中圍繞皇太孫殿下提出的思路,合眾商行以營業(yè)額,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上交給供銷社,結束這場官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