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的天氣也已經寒冷,氣候變化多端,已經成為了市井之間,乃至鄉間的農夫們,也會經常感嘆年景不好,認為是這些年最差的時候。
人們總會把差的時候,認為是最差的時候,卻沒有想過,會不會氣候會更差,顛覆人們舊有的認知。
“殿下,宮里需否燒起地龍。”
宦官問道。
朱高熾雙手搓了搓,感覺到還可以忍受,于是搖了搖頭。
“文華殿不用,武英殿估計也不用,皇爺爺那邊,可以去問問他老人家的意見。”
宦官恭敬的離去。
從朱高熾入京城的時候算起,皇宮已經幾年沒有進新人了。
創辦了皇宮事務局,許多日常的活計交給了雇工,為了安撫和優待原來的太監和小黃門們,朱高熾提高了他們的工錢和福利待遇。
宦官和女官,成為了后宮的主要存在群體,并且女官的數量一直增加,當老一批的宦官退休后,后宮就是女官們為主了。
劉通中規中矩的坐著,身下的寬背椅墊了一層褥子。
暖閣四面都有透明的玻璃,大紅的窗簾被黃帶子綁起來,約束成漂亮的形狀,最吸引劉通注意力的,是窗戶下的盆栽,有盆專門養出來的盆栽,里面的樹很小,卻露出蒼老的年代感,讓人嘖嘖稱奇。
三層石階的平臺上,朱高熾身前的案幾,擺放了不少的奏疏和公文,左邊是一排大書架,滿滿的各類經常用的資料。
劉通仔細打量,一些厚厚的書籍上,依稀可以認清楚名字。
書籍五花八門,至少一半是社會類的,五花八門,并沒有講究,有部分是四書五經,甚至有幾部市面上流行的,例如《朱門記》。
聽說是周王府長史府的一名藩臣所寫,記載了周王府的生活瑣事。
老百姓們能從書本上感受到王府的日常,仿佛身臨其境,大為震撼,很快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之一,還有《白色傳》、《法海情史》。
看到《法海情史》,劉通明顯錯愕了一番,立刻低下頭忍住笑。
這部書可讓佛門大為震怒,書中有不少的艷寫。
為了吸引人,故意是用法海的名字,然后把一些佛門的違法亂紀之事,勾搭哄騙禮佛的婦女等等,不但寫的詳細,并且文字露骨。
批判的聲音很大,賣的卻更火,可謂是開了先河。
讓人沒想到,連皇太孫殿下也看了,并且還擺放在殿內的書架上,看來還在通讀,又或者已經讀完了,沒來得及收走。
如此接地氣的皇太孫殿下,劉通只覺得非常的喜歡。
“劉大家,聽說你在社會人口分配預估數字模型推算小組里,已經成為了副組長了。”
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回皇太孫殿下,榮幸之至,小民愧不敢當,硬著頭皮接受,勉力做事而已。”劉通一臉的謙虛。
“看來劉大家不光是做的好文章,學識方面同樣有驚人的成就啊。”
朱高熾感嘆道。
大社會小官府,同樣是朱高熾從北平就開始的改革。
從軍戶到軍隊,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乃至官府上,朱高熾改革的事跡非常多,成效也很顯著。
“你不用自稱小民,直接稱呼我就可以,讀書人越來越多,讀了書,就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我們皇室也要順應民意,否則長期下來,就會被讀書人們抗拒。”
朱高熾笑道。
嘉靖朝出現,萬歷時期壯大,天啟時期興盛的大明新學,甚至提出獨夫的激進思想,就是讀書人群體變多了,成為了社會的普及,不但讓白話文興起,也帶來更多的社會變化。
讀書開智。
讀了書,就不認為自己比別人的地位低。
明朝兩百多年的大興學校,培育出了讀書人的種子,造就了追求平權的社會風氣,鄉紳乃至百姓們,不服從皇帝,為了自己的利益,各種反抗皇權的行為。
從逃稅到抗稅,從鉆讀書人優待的漏洞到武力驅逐收稅的太監種種數不勝數。
劉通實誠的點點頭。
皇太孫殿下非常人,不但平易近人,更有容人之心,并不在乎階級差距,唯才是舉,講究道德,而不是出身來歷,獲得了不少讀書人的支持。
“工業社會需要大量的讀書人,帶來的就是各方面的變革,如果皇室不能順應潮流,就會成為被時代拋下的棄兒,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朱高熾繼續說道。
如此的言論,也只有眼前的皇太孫殿下有這番的胸襟了。
劉通露出贊嘆的眼神。
剛才所言之事,劉通是認可的。
不光是書籍上一些社會類的書籍,劉通自己也清晰的認知到,是社會的發展,模式的變化,帶來了諸多的新事物,例如各類新學的誕生。
“在下這些年里,與之交好友們學問交流,并在項目小組里,獲得了許多途徑了解更多的知識,從大宗世系學,《禮記·大傳》等,到《周易》,乃至小宗世系學等。”
“更有這些年出版的《歷史概論》、《中華文明史論》、《工匠改變天下》、《實驗注定正道》等書,都是在下愛不釋手的讀物。”
其實,劉通很感激當年受邀社會人口分配預估數字模型推算小組。
在小組里,他大開眼界。
同時又和別的社科小組,例如社會理論研究室、工農人口分配項目組等同僚們,獲得了充分的交流,也倒逼著他不斷的學習。
終于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被推舉擔任上副組長,就是周圍學者們對他的認可。
從靠為人寫文字為生的落魄讀書人,到寫文章發表在報社獲得稿酬養家,名氣越來越大,開始出書,乃至成為人才,獲得文學獎。
又靠著一部描寫未來大明的心血來潮之作,敲開了新的大門,走向了更多的道路,乃至如今。
因此他十分的肯定。
是因為社會的發展,才有了《工匠改變天下》這些書籍,而不是這些書籍改變了社會。
沒有這本書,工匠發明的技術,也在改變社會,而這本書籍,不過是根據當下社會的變化,進行了了解后,做出的總結。
朱高熾同樣這般認為。
四大發明的觀念,是后世提出的,但就算后世不提出四大發明,也不代表火藥這些發明就不存在。
劉通的才能與三觀,讓朱高熾很滿意,有了共同的話題,閑聊了不少。
最后。
劉通說起了自己的對外平等關系。
“在下曾經想過,文明的興盛與毀滅,前元是文明的破壞者,但是前元的武力昌盛,有的確值得人們的深思,更有北平的學校,學生們不光讀書,還要接受各種社會的活動,甚至鼓勵對抗,促進野蠻的體魄。”
“這也是皇太孫殿下要求的教學風格。”
“是的,當初在北平建立新式學校的時候,我的確和他們商量過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