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給地。 給錢。 給待遇。 “塞南行省經過多年的治理,非常的穩定,加上瓦剌部的臣服,你們各地不再受邊患的騷擾,全力以赴的生產,雖然不要求達到內地的程度,可也必須超過周邊,才能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皇上圣明。” 官員們紛紛說道。 朱棣一路西行,從西域行省到亦力把里行省,知道兩地最缺少的是人,而不是其他的,幾百萬人口,不但加強了當地,也能為東察合臺都司帶去生機。 所以朱棣的行動很緩慢。 不過軍隊卻不慢。 各總兵各將已經出發去往東察合臺都司,民夫們也運送大批的物資。 洪武三十六年七月。 朱棣抵達了東察合臺都司。 剛剛抵達東察合臺都司,就收到了好消息。 當年逃入東察合臺汗國的黑的兒火者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沙迷查干王子,生活在撒馬爾罕一帶,得知大明的動靜后,返回了東察合臺都司,投靠了大明。 “的確是好消息。” 朱棣立刻召見了沙迷查干。 這位王子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瀟灑,滿身的風塵仆仆,身上的衣裳也是破舊,可見這些年過得并不如意,見到了皇帝陛下,非常的恭敬。 他可是去過北平的。 北平的繁華,讓他一直無法忘記。 那樣的地方才叫做生活,而不是整日與風沙作伴,現在的沙迷查干王子別無所求,只求立下功勞,獲得賞賜,生活在北平。 “黑的兒火者是我大明所封之王,如今客死他鄉,令人惋惜。” 朱棣安慰道。 “皇上還能記得臣的父王,臣感動涕零。” 沙迷查干的乖順,令朱棣很滿意。 “帖木兒為了西征,帶走了絕大部分的軍隊,他的都城兵力不多,正是我們大明的好機會,可以輕易的拿下此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