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華殿。
與別處的宮殿不同,其余的宮殿采用金黃的琉璃瓦,用玉石和瑪瑙點綴,而文華殿采用的覆綠色琉璃瓦,歷史上北京的紫荊城仿造南京的紫荊城。
乃至后期嘉靖皇帝把文華殿改為皇帝的便殿,于是取消了原來綠色的琉璃瓦,同樣換成了額金黃色的琉璃瓦。
虛九歲的朱瞻基,領著七歲的弟弟和四歲的妹妹,還有他漢王叔的堂弟堂妹們,一幫孩子游樂在文華殿的花園,皇家嬤嬤看顧著他們。
徐氏還有郭彩蓮等,歇息在涼亭。
涼亭的石桌上,已經擺放了茶盤和果盤,還有一些點心。
下午的太陽正暖。
人們的心也暖洋洋的,十分的愜意。
“下個月就是社稷壇祭拜大典,諸事準備好了嗎?”徐氏關心的問道。
“回母后。”
郭彩蓮笑道:“社稷壇大典的諸事,由皇宮事務局和禮部操辦,張全說各事已經提前準備好,不會有意外的事情發生。”
徐氏點了點頭。
社稷壇每年兩次的大典,本是國家大事。
自從長子監國以來,對于皇宮的改革也沒有放下,除了伺候過太祖皇帝的妃子宮殿外,西五所和東五所,乃至西六宮東六宮,多年來未修葺,不少的地方已經開始長草。
只有內花園以及后三宮,西宮,乾清門等建筑,才會每年維護。
太廟的大典,地位已經落于社稷壇大典。
每年兩次社稷壇大典。
除了長子親自參與外,文武百官,乃至社會賢達各界人士,都會收到邀請,參與社稷壇大典。
社稷中的“社”是土地,“稷”是五谷,延伸開來,意指疆域國土、衣食之源。
由于歷代帝王都自命為天子,所謂受命于天,因此皆把“社稷”視為國家的象征,把“社稷神”看作極為重要的神祇。
社稷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祀的上神和谷神,商周以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襲社稷的大禮。
歷代帝王自稱受命于天,將自己比作“天子”,將社稷象征國家構成的基礎,故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舉行大祭,如遇出征、班師、獻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舉行社稷大典。
每逢農歷年二月、八月的上戊日清晨,歷史上明清兩代皇帝都會來到社稷壇舉行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若遇出征、班師、獻俘、旱澇等重大事件,也在此舉行祭祀。
明永樂十九年至清宣統三年,歷任皇帝曾在這里帶領皇親國戚、權臣大吏舉行過一千三百余次的祭祀大典,顯現出社稷壇及其祭祀活動的顯赫地位和特殊意義。
開疆擴土,維護國家的英靈,于國有功的賢達,治理國家興盛的賢臣.
只要是對于社稷有功的人。
名字會納入社稷壇。
享受國家的祭拜,后人的敬仰。
才短短幾年的時間,在朱高熾的安排下,已經是大明最重要的官方活動,并且顯得順理成章,并沒有讓民間覺得突兀。
相反。
社稷壇還成為了學校們的游學地。
不光是京城的各所學校組織的集體游學,社稷壇會成為目的地之一,乃至周邊,甚至北平的學校也安排過長途游學,前來京城參拜過社稷壇。
社稷壇在皇城午門外西邊,東邊是太廟。
這么重要的活動,以往是皇城的太監和禮部官員一起操辦,隨著皇宮事務局的興起,徐氏雖然過問的少,也不敢馬虎大意。
看了眼兒媳婦的肚子,徐氏忍住了接下來的話。
長子不納后妃。
作為媳婦,郭氏應當勸誡才對。
可據她所知,郭氏明面上雖然不在意,私下里竟然從來不勸,徐氏知道郭氏的心意,不愿意自家的男人被分走,自己何嘗不是。
自己與朱棣從小相識,一輩子恩愛,并不反感郭氏的想法,可國家大事,豈能因為私情而耽擱。
不過看在郭氏又懷孕了,徐氏才忍住了訓誡。
算了。
徐氏懶得再理會這些事,轉過頭,露出高興的眼神望著遠處的孫子孫女們。
“大孫的教育,聽說老大要改?”
“是的。”
“武英殿空著,太子殿下想要把武樓改成皇族私學,讓皇子和王子們一起讀書,接受新式教育。”
“為什么定在武樓?文樓不行?”
徐氏不太滿意。
文樓已經是內閣辦公的地方,哪里都是大賢,才是讀書的好地方。
“太子殿下的想法,臣妾不知。”
郭氏小心翼翼的說道。
徐氏想了想,又放棄了招來朱高熾詢問的想法。
老大從小就想法多,徐氏很少管他,除非貼別離經叛道的事情,一般的事情,徐氏都不會過問。
“原本說去郊游。”
徐氏并不是見識淺薄的婦人,生于元明交替之際,居于大院之家,也懂人間艱苦,因此憂慮道:“突然改變了主意,難道有什么隱患?”
郭氏愣了愣。
她倒是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
夫君原本說領著一家人出去逛逛,算是彌補多年來的缺失,結果頭天晚上突然又改變了主意,一家子來到文華殿的花園。
郭彩蓮還當夫君是國事繁忙,所以并沒有多想。
“就算老大改變了主意,也自當提早說出來,如何會事先一天才說,既然如此,肯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大概在外了。”
徐氏提點道。
打量了郭彩蓮的神色,一問三不知,內心忍不住感嘆。
也就幸虧遇到了老大。
如此沒有眼力見和頭腦的女子,除了長得好看,在這深宮后院中,多半活不長久。
歷史上也的確如此。
明初的殉葬制度,是無子女,地位低下的后妃,多半是朝鮮供奉的女子,而郭氏有三個兒子,朱高熾死后,殉葬的五名妃子中,卻有郭氏,只要了解歷史當下風氣的,就能知道這件事不正常。
郭彩蓮身份高,功勛之女,生下皇子。
無論哪一樣都不在殉葬之列,何況郭彩蓮三樣條件都有,除非郭彩蓮是感情深厚自愿殉葬,又或者被人所逼。
郭彩蓮恍然大悟。
眉頭緊蹙起來,夫君什么都沒有跟自己說。
突然。
三女朱圓通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從臺子上摔了下來,不但嚇呆了眾人,朱圓通也在地上哇哇大哭,痛的臉色蒼白,郭彩蓮急忙走了過去。
徐氏也大怒。
自從長子改革以來,皇城里越來越散漫,越發的沒有規矩,連護個孩子都護不住,長此以往還了得。
“父皇的歸期,還沒有確定嗎?”
文華殿內。
朱高熾感到了不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