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京城各家派人登門祝賀徐家家主的時候,北平的報紙也減少了七妹的報道,他們母子的生活歸于平靜。 北平工農中學的學生們,在學校的組織下,來到先民墓區祭奠先烈們。 墓區旁有一座道觀。 十五歲的賀虎,早就沒有了往日的調皮,重新回到學校后,經歷過一次沉痛的打擊,賀虎變得安靜了,和以前桀驁不馴的外在判若兩人。 當來到賀寬的墓前,班里的同學們忍不住看向賀虎。 不少同學的眼中露出鄙視。 如果不是他父親的原因,賀虎早就被學校開除了,哪里有他重回學校的事情,加上前段時間報紙的輿論,那些以往和賀虎交好的朋友,也疏遠了賀虎。 賀虎嘴角動了動,不知道說什么,只是低著頭。 延薪宮道觀負責墓區的維護,平日也有百姓來,墓區只提供犧牲士兵,以及出名學者等,不過也有不少人安葬在了家鄉祖墳。 這在以往是沒有的。 哪怕歷史上未來的西方也還沒有興盛。 后世學者和科學家地位的提升的高度,并不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主導國家和社會的,仍然是政治家們。 但是格外不同的是,隨著社會交通的進步,總體社會產生力的發展,到來交流效率的提升,學者們有了自己的圈子。 圈子有弊端,但也有特殊的利處。 學術圈的興盛,為學術的大發展提供了土壤。 這些并不主導權力的學術圈,促進了西方知識體系的大進步。 朱高熾從上至下的提升學者和發明家的地位,領先的社會待遇,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位。 墓區內豎立了一塊巨大的石碑。 這座紀念碑將墓區一分為二,地面鋪設了石磚,提供人們行走,兩旁留出了空地,種了一些花草,園林式的巧奪天工,與自然融為一體。 半個時辰的自由活動。 沒有人愿意搭理賀虎,因此賀虎一個人在道觀里行走,也不知道走到了何處,經過拐角處,看到正在樹下打坐的老道士。 對方身上莫名的神奇,讓賀虎停住了腳步,被驚動醒來的老道士,笑瞇瞇的看著賀虎,問他是學生嗎,賀虎感覺到對方身上的祥和,主動上前介紹了自己。 最后賀虎坐在一旁的地上,盯著老道士,眼神里露出羨慕。 “我也想當道士。” 老道士沒有搭理少年郎的胡言亂語。 “您這里收人嗎?” 賀虎鼓起勇氣問道。 老道士搖了搖頭。 “我并不喜歡讀書,讀書一點意思也沒有,也不想回家,家里只有外祖母,外祖母一點也不好,經常罵我娘,我娘又老是不在家?!? 年輕的時候,七妹父母對七妹不好。 后來哥哥一家日子不太好過,離開了鄉里,進城找到了新生計,母親整日被兒媳婦苛責,心軟的七妹,又把母親接來家里,還能幫忙照看小時候的賀虎。 祖母也不喜歡。 賀虎聽到過祖母是如何阻攔自己父親和母親的,母親早年受到了很多的刁難。 可人又是這么矛盾。 賀虎有時候又很想念從小照顧自己,已經離世的祖母。 反正賀虎并不喜歡家里的氣氛,所以放學后,賀虎常常逗留在外面,他的外祖母也因此罵他,可外祖母并管不了賀虎,賀虎因此更加的放肆,除了七妹回家的時候,賀虎才收斂一些。 “我喜歡做水車和水鐘,你知道嗎,我以前抓到過一只老鼠,用老鼠來帶動水車,可好玩了,不過被我外祖母打死了我的老鼠,還扔了我的水車?!? “是嘛?!? 老道士隨意的回道。 見狀,賀虎越發的熱情,說起自己小時的喜歡的事物。 一直到竹哨聲響起。 賀虎戀戀不舍的向道士告別。 賀虎不想去工廠工作,大劇院也不想去,那里的氣氛,賀虎并不喜歡,軍隊也不想去,他受夠了被人要求這要求那,從小的時候,人們就要求他。 可自己能干什么呢。 賀虎感到了迷茫,還有半年就要結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