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瓦剌雖然名存實亡,事實上分裂,但是有些部落離開了塞北地球,遷移到了亦力把里行省。
亦力把里的面積非常大。
大到了遍布的無人區,哪怕是大明在亦力把里的實際管控范圍,也只是沿著驛道周邊,那些土地肥沃的地區興建起來的城池。
有些部落安頓在了亦力把里行省的西部地區,為當地帶來更復雜的局勢,導致地方上非常的混亂,有許多的部落,連當地官府也很難分清楚。
根據大明朝廷的劃分,原本控制在帖木兒汗國的阿拉木圖、卡拉科爾等大片的土地,全部歸入了亦力把里行省,一直到安集延,顧名思義,當地最大的貿易地區,此地為界,東邊歸亦力把里行省,西邊歸撒馬爾罕都司。
安集延也是后世吉爾吉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分界線。
這樣的劃分,說明了大明朝廷要把亦力把里行省當做內地的生態環境來治理的預期,用撒馬爾罕當做防線,保證當地的安穩。
可是面積太大了,無論是亦力把里行省還是撒馬爾罕地區。
原本亦力把里人口多半集中在東部地區,土魯番當地的首領們,終于被明軍壓服,并且不少部落隨著明軍的腳步,跟隨明軍西征,獲得了新的土地。
通過武力和誘惑兩種方式,讓亦力把里行省東部地區安穩了下來。
從委魯母到亦力把里城距離一千四百里,容納了當地人口的七成,并且承接哈密地區的棉花種植業,以及發展畜牧業和農業。
那么亦力把里城到安集延將近三千里的距離,大明在當地的治理并沒有徹底建立起來,只讓當地的人們,知道大明的旗幟。
火真火冒三丈,帶著五百大明騎兵四處報復。
“強大的火真啊,你為什么怒氣沖沖。”
達爾齊帶著部落的勇士們,戒備的看著火真,面色討好的詢問道。
“豐收之地遭受了襲擊。”
火真壓著怒意說道。
“是誰這么大的膽子,敢冒犯您。”
達爾齊大驚。
火真盯著達爾齊的模樣,想要判斷對方的內心。
手里只有不到一千人。
火真不怕與別人打硬仗,最怕的是偷襲,以阿拉木圖的環境,一千人的軍隊,防不勝防。
大明只有大明籍。
塞南都司和塞北地區,多年來有大量的人獲得了大明籍,也就是大明人,學習的只有儒家文化,哪怕儒家文化經常變來變去。
歷史上明初的時候,儒家不講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說法。
如果從好的角度來評價。
一個剛剛由戰火中建立的大明,需要的是穩定。
發展的前提是穩定。
到了明中期開始,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有了各類的新思想,例如王陽明提出的哪怕是孔子說的話,也不能全部認可的思想,最后又回到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
簡而言之。
提起霍去病,將是所有大明人稱頌的英雄。
“達爾齊臺吉。”
火真叫了對方的名字,并不太尊重對方,冷冷的說道:“皇帝陛下當年同意你的部落在此地放牧,修生養息,但是你也要為大明出力,成為大明的屏障。”
“所以無論伱有沒有參與,都是你的失職,我要懲罰你。”
“你服不服?”
達爾齊臺吉臉色紅一陣白一陣,欲言又止。
他身后的勇士們也有了動靜。
“服。”
達爾齊制止了部落的人們,接受了火真的懲罰。
當著所有人的面,火真打了達爾齊十個馬鞭,并拿走了部落里的五百頭羊,一百頭牛,五十匹馬,恨得部落里的首領們牙癢癢。
牧民沒有自己的財產,這些被大明拿走的財物,由首領們分擔。
達爾齊的部落,有上萬帳篷。
分布在伊薩克庫爾地區,是當地最大的部落,這些損失雖然不小,可達爾齊能承受,并不至于傷筋動骨,所以達爾齊忍下了羞怒。
火真沿著阿拉木圖周邊的大部落逛了一圈。
每個部落都說不知道敵人,火真一并懲罰,回到了原點后,還是沒有得出兇手的身份,火真沒有放棄,再一次來到達爾齊所在的牧區。
“你們都說不知道兇手是誰,我也不管你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我只告訴你們,大明絕對不會放過兇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