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高麗都司-《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協守兵團們的士兵,靠著這條路子,每個人都撈到了不少錢。
這樣的日子,大家都很幸福。
一直到永樂九年掀起的糾察行動,逐漸擴張到山東,又從山東傳入了高麗,引發了人們的危機意識。
涉及海外,都察院不敢查。
錦衣衛也不敢查。
查起來很容易,可要是鬧出了事端,讓高麗的形勢變得惡化,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山東大案至今,年余的時間過去,才有了姜賓知的出現,算得上效率極其低下了。
姜賓知到了漢城,卻讓遠在平安東道的總兵府敏感了起來。
謝貴年齡很大。
放在國內早過了致仕的階段,一則謝貴自己不愿意放手,二則朝廷事情繁多,以及高麗復雜的局面,所以耽誤了下來。
“叔叔,我們怎么辦。”
大著肚子的中年人憂慮道。
看著侄兒的體態,謝貴內心感嘆,當年的的侄兒也算是一表人才,這才多少年啊,已經變成了這般的模樣。
“看著辦吧。”
聽到叔叔消極的說法,中年人急了起來。
以前的叔叔可不是這樣。
不光叔叔的財富,還有自己的財富,這些年來,中年人一直想著辦法轉移回國內。
自古以來。
例如唐朝。
唐朝建立了很多的都護府,西域的軍鎮們,想要把撈的錢財帶回國內,最大的敵人就是第一道關隘,通關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也是如此。
無論陸路還是海路,檢查都很嚴格,一般的夾帶也不是做不到,可他們的財富太多了,上百車都運不完。
不光中年人著急,協守兵團的士兵們也很憂慮。
各色各樣的傳聞,已經讓這支原本高麗實力最強的軍隊失去了戰心,人們都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財富回國。
士兵們也會撈錢。
關隘大多睜只眼閉只眼,可是協守兵團的士兵們,撈的錢太多了,而且都是走私人口帶來的財富,如何過關,人人都在討論。
甚至有人想出了主意,把金銀融了,制造成槍頭,至于其他的珍品,開始在市場上售賣。
“這樣的軍隊,能打什么仗啊。”
謝貴向侄兒笑道。
聽到叔叔的話,侄兒莫名的看著叔叔,仿佛不認識了眼前的老人,難道叔叔真的放棄了,把命運交給別人嗎。
直到有一天。
大明的燕字旗突然出現在了協守兵團的駐地。
士兵們看到了印象里的燕字旗,內心突然被狠狠的撞擊了。
“大明。”
一名軍官下意識的吼道。
“威武!”
士兵們大聲的回著吶喊,齊刷刷的行軍禮,每名士兵站的筆直,接受大明上使的檢閱,看到了這一切的謝貴,驕傲的閉上了眼睛。
大明永樂十年六月。
大明駐高麗總兵謝貴老將軍突然病逝。
大明威武。
燕字旗的出現,仿佛鍋蓋,就這么輕易的撲滅了油鍋里的大火。
一切悄無聲息。
意外又不意外。
商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哪怕并不是很完美,例如原本所想的價格,被大明壓的很低,在許多人眼里,朝廷吃他們的利潤呢。
那海關收的高額關稅,令很多商人們遺憾。
國內的煤礦商人也不是很滿意,他們沒有在高麗得到自己想要的,不過呢,高麗的商人們的煤礦,的確沒有沖擊到他們,所以也就捏著鼻子接受。
大量的高麗兩班勛臣,得到了姜賓知的承諾,他們在大明的財富將會得到保護。
新的軍隊重新駐扎在高麗。
原協守兵團解散。
高麗北王正式遞交內附奏疏,高麗國王沒有反對,高麗南王大發雷霆,無力的在自家府中摔了一地的大明瓷器。
姜賓知做到了。
一張口抵得十萬兵。
回國后的姜賓知很低調,開口常言,“大明威武,并不是在下之功。”
謙虛的姜賓知,得到了他的回報。
第一任高麗都司總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