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升的戰神-《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2/3)頁

    張信、丘福、王聰、鄭享、平安、李遠、王忠、盛庸、鐵鉉.

    朱高熾思考一個又一個的名字,這些人不是不具備獨領一軍的能力,就是無法輕易調動的將領,他們需要鎮守當地。

    最后,朱高熾終于放手,選擇了讓兵部推選。

    沒多久,經過兵部的討論,推選出了一批名單,朱高熾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分別在亦力把里,西域行省的將領們,趙安、蔣貴、任禮等。

    有時候,出現的任何事情都有脈絡可循。

    朱高熾通過今日之事,不得不感嘆起歷史上發生的事情。

    西部七省做為大明用兵最廣,跨度最久,當下形勢最復雜的地區,多年來,這片邊地的軍隊中,成長出來一批年富力強的將領們。

    比起國內的將領,他們的確在軍事才能上更加的優秀。

    不知不覺間,西部七省的高級將領的總體素質,已經超過了國內的總體水平。如果張輔朱能這些人去世后,國內就沒有可以對抗西部七省軍事素質的高級人才。

    同樣的道理,歷史上的靖難之役,為什么北平系的將領比內地的將領們能打?

    不是因為他們基因好,吃得多,而是因為北平作為大明的邊疆門戶,長期以來形成的環境,鍛造出了一批才能優越的將領。

    北平系的凋零,國內軍隊將領的情況,朱棣有沒有了解到?朱高熾忍不住懷疑起來。

    金忠去世后,兵部的事情就交給了齊泰。

    “聽說當年皇爺爺在的時候,你在新城區碰到過皇爺爺?”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回太子殿下。”

    “臣當年有致仕的念頭,幸虧遇到了太祖皇帝,經過太祖皇帝的教導,臣才明白了國家大義,以百姓為重,所以臣去掉了私念,回到了朝廷。”

    齊泰也老了。

    五十余歲的齊泰,臉上不光多了許多的皺紋,胡須也發白。

    “幸虧皇爺爺留下了你。”朱高熾笑道。

    太子對自己的認可,讓齊泰的老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明的發展很快,可是遇到的問題也很多,這些時日,我思考了許多,重慶府土司作亂,會不會也是因為內地軍隊將領總體素質的下降,才給了李成廣的底氣?”

    齊泰沒有及時回答。

    大明抽調了太多的精銳分赴邊地,不光是優秀的將領,優秀的軍戶子弟也成批成批的扎根到邊地,雖然促進了大明人口的遷移,可的確也導致人才的外流。

    而邊地更加惡劣的環境,讓人們越發的抱團和奮進。

    反倒是國內,雖然文明昌盛,可是文風之下,有些方面的確不如邊地,特別是在野蠻其體魄一道上,太子殿下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如果去過邊地,會發現邊地才是如此的面貌。

    看到齊泰的神色,朱高熾內心嘆了口氣。

    三代之和,是天下人贊頌的。

    為了保證三代之和,朱高熾改變了在北平的做事風格,那時候朱棣年輕,自己年少,加上有京城的威脅,所以朱高熾與軍隊的接觸很深,朱棣也默許了。

    但今非昔比。

    哪怕朱棣沒有這樣的心思,可朱高熾不能制造讓朱棣產生憂慮的基礎,所以多年來,對軍隊的接觸不多,而數十年的戰爭,又的確是朱棣親征。

    社會分工合作,代表了文明的發展高度,朱高熾與朱棣的分工合作,同樣最大化的發揮了優勢,可任何事有利有弊。

    分工細致,也可以看成個體綜合能力的下降。

    朱高熾對軍隊的不熟悉,二十余年下來,成為了朱高熾當下最大的短板,竟然不知安排哪位將領去重慶,才能做到自己的要求。

    那么齊泰有發現嗎?看樣子他是知道的。

    不過齊泰的顧慮朱高熾也理解。

    有些事他不能說。

    “兵部認為誰何時擔任此次平叛的主將?”朱高熾問道。

    “趙安。”

    齊泰沒有猶豫。

    “趙安。”

    朱高熾念著這個名字。

    陜西狄道人,受牽連謫戍甘州,后因功升臨洮百戶,奉命駐扎嘉峪關,出征西域,收復哈密,亦力把里,隨朱棣出征帖木兒,帶軍出使過烏斯藏,靠著軍功一路升遷,如今為委魯母總兵。

    朱高熾雖然不了解此人,但是知道此人在歷史上的名聲,兵部推出的人不差。

    可是這代表了一件影響很大的事情,兵部在軍權上得到了延伸。

    朱高熾沒有反對,能按照他的意愿,穩定平復土司,是當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沒有時間再拖了,越拖下去,鬧出的危害越大。

    很快,朝廷兵部下文,調委魯母總兵趙安南下平亂,以及兵部派出幾位官員,傳達太子殿下的要求。

    委魯母城。

    “臣領旨。”

    趙安恭敬的接過旨意,又被幾名兵部官員耳提面命,得知了太子殿下的心意,并沒有太多的言語,除了帶上自己的數十名親兵,當日就乘坐火車離開。

    離開的果斷干脆,讓幾名官員不可思議。

    總得布局一番吧,不能前腳剛走,后腳委魯母又發生了變化,不過幾名官員很快發現了原因,委魯母太平靜了。

    總兵走了,委魯母除了有些人討論了一番,仿佛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人們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集市里的商貿也沒有受到影響。

    西部三良將,名不虛傳。

    不光地方上早已沒有了馬賊,各部歸心,哪怕趙安離開,也沒有任何的波瀾,悍兵悍將也無人鬧事,軍營里穩穩的。

    趙安帶著自己的親兵,經過嘉峪關抵達陜西,然后一路直赴四川。

    在四川召集了各路將領,拿出了王令,頒發了幾道軍令。

    各部嚴守關卡,加強對地方的盤查,以防宵小,然后查訪了糧倉,在令抽調各路精兵,分三路抵達武隆,在武隆檢閱了軍隊后,看出了士兵們的虛實,最后只帶上了三營,也就是九千兵馬。

    九千兵馬未動,而是先召集各部宣慰使和宣撫使,在趙安的督促下,十幾位宣慰使和宣撫使硬著頭皮來到趙安的大帳。

    趙安見人到齊了,沒有缺少一人才選擇出兵,此時已經過了兩個月,一仗未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新野县| 禹城市| 奉化市| 万山特区| 夏河县| 长葛市| 左贡县| 西青区| 方山县| 罗山县| 涟源市| 呼图壁县| 宁武县| 普陀区| 兖州市| 永丰县| 定南县| 分宜县| 绥化市| 邳州市| 平顺县| 湟中县| 贵溪市| 沧州市| 周至县| 龙门县| 宁陵县| 南城县| 林甸县| 洱源县| 高清| 方山县| 淮南市| 黔西县| 鄂托克前旗| 和平区| 松溪县| 黄浦区| 枣庄市|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