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宗藩體系能不能發展到符合大明需求的境地,還需要時間來觀察,同時呢,高麗的發展速度,以及股行的模式發展,同樣是需要追蹤的。 如果宗藩體系的發展速度,不能超過高麗的發展速度,以及高麗股行模式發展更快,朱高熾就等不了,反之,朱高熾就不需要出手打壓。 “姜賓知、黃福。” 朱高熾忍不住念了兩個名字。 一個是自己提拔出來的最信任的人才之一,一個是歷史上出名,又在當下做出了大成績的干臣,這兩個人在高麗的作用,關乎大明的未來方向。 朱高熾有些擔憂,“璠皓啊。” “臣在。” “你多了解一下股行,為日后去高麗總理府擔任僉事準備準備。”朱高熾把最近自己看重的璠皓,也要派去高麗,為宗藩體系的發展,以及監視高麗的發展速度,和股行留下后手。 世界從來沒有救世主。 正如老鷹不會允許別的國家超過他一樣的道理,大明也不會允許有國家超過大明,這就是國家理念。 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永遠充滿了競爭與挑戰,個人也是如此,國家更是如此。 想要躺在功勞博上止步不前,那么很快就會被別人超越。 因為科學不是屬于誰的,它就在哪里,誰都可以發現,誰都可以學習和模仿,誰放棄了學習和發展,誰就會被世界淘汰,哪怕是超級帝國。 躺平不存在的。 大明都沒有躺平的資格,何況是個人。 連皇帝這把年齡也還在開疆拓土呢。 —— 泉州。 港口。 商人們有很多的秤,商鋪里的大秤上面還蓋了印,這個印需要經過官府來蓋印,此項商業傳統乃至于宋朝,如果檢查發現被私下改動,會遭受嚴厲的處罰。 所以無論是國內的商人,或者本地的商人,又或者其他國家的商人們,并不擔心被欺騙,放心的進行商貿。 商人們之間有了一種票據,當地的糧票銀行出版的,符合大宗商品貿易需要,很快成為了當地商行的主要貿易方式。 但是這個票據,為了安全和不被欺騙,只能在碼頭的范圍內使用,也就是泉州的糧票銀行的票據,只能在泉州兌換。 “這是上國人說的他們的偶像。” 幾名外國商人,乘坐一艘簡陋的船只抵達了泉州,他們想要和大明做生意,因為不屬于大明的藩屬國,沒有得到承認,當地的官府已經上報。 能如常在大明沿海開放城市做貿易的,像渤尼都司這樣的地方,沒有任何的限制,其次是宣慰司宣撫司,然后是藩屬國。 幾名商人有當地的漢人朋友,帶著他們在港口上逛著集市。 指著一尊奇特神像,一個身子三顆頭,相互不斷望著,那名大明人隨意的說道:“三個頭都有一顆良心和本質,凡使一個頭高興的,也使其他頭高興,反之,凡冒犯和觸怒一個頭,也冒犯和觸怒另兩個頭。” 幾名外國人聽得雙眼放光,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朋友”信口開河。 那名大明人明顯沒有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朋友,不過是為了去他們的土地上做生意罷了,至于他們竟然真的找了過來,讓大明人很驚訝。 聽到朋友們帶來的商品后,大明人臉色復雜,恐怕幾位朋友要血本無歸,根本不會有人買,他們應該帶來當地的土特產,而不是布料。 幾日后,他們得到了允許,可以在港口卸下貨物,但是他們屬于最受排擠的身份,除非他們的王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否則需要繳納高達貨物價值三成的稅金,以及入港費、港口衛生費種種合計五十元的管理費用。 這么高的費用,超過了他們的承擔能力,而且他們的貨物的確無人問津。 不久后,幾名錦衣衛找到了那名大明人。 “阿丹在什么地方?” “阿丹可遠了。” “有多遠?” “走海路的話,沿途需要幾萬里路呢。” 幾名錦衣衛看傻子一樣的盯著對方。 那名大明人不好意思的解釋,“在下喜歡去新的地方看看,所以不算純粹的生意人。” 有錢,任性,就是這么簡單。 不久后。 一個新的地區納入了輿圖,通過這位大明人的介紹,大明的天下輿圖又多了很多的地方。 泉州的港口,北上抵達上海,往東是大員島,往西是廣東、廣西,在瓊州府海島經過補給,抵達交趾,沿著海岸線通過占城,隨后是真臘與暹羅。 因為南部有狹長的半島阻礙,商船與暹羅的貿易主要在暹羅東南部,也就是當下波隆多羅阇的勢力范圍。 北部地區屬于國王的勢力范圍,南部地區是六坤王國,按照歷史的軌跡,交趾因為與大明的戰爭,短時期內衰敗了下來,占城也因為安南的掠奪衰敗。 暹羅趁勢起家,往南方的半島擴張,所以六坤王國與暹羅的關系一向不和,一直到最南端的滿刺加雄起,打敗了暹羅的軍隊,開始了北擴,又因為殖民者的到來,打斷了滿刺加的擴張態勢,最后叫做了馬六甲。 波隆多羅阇沒有得到大明的支持,也不再妥協,強硬的沒收大明商人們的貨物,導致大明的商人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紛紛逃往了六坤王國。 六坤王國很歡迎大明商人們的到來,不光接濟了他們,還給予了他們土地安頓。 波隆多羅阇靠著港口與大明商人做生意,賺了很多的錢,購買了許多的物資,所以他能因此起家,六坤王國的國王也希望大明商人們在六坤建立港口,借助大明的勢力。 充滿了機會的時代,處處是商機,許多不安分的人們,不愿意老老實實的辛苦過完一生。 無論工民聯合部如何保障工人們的權益,種地仍然是辛苦的,工廠勞作還是麻木的。 大量鄉紳階級的子弟們,他們希望過上富裕的生活,隨著貿易的發達,航海線路的成熟,以及大明影響力的擴張為他們帶來了安全,導致許多的大明人出海從商。 他們有文化水平,有膽魄,有家族的原始資本,加上國內對商業資本的壓制,也算是促進了資本的外流。 當波隆多羅阇罰沒了大明商人們的貨物,算是徹底與大明撕破了臉,不過波隆多羅阇不敢做的太過分,仍然保障了大明人的人生安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