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賀虎的論文,引起了學術圈史無前例的轟動。 因為賀虎的觀點實在是太讓人們震撼了,推翻了所有人幾千年來形成的三觀。 原來洪水,海濤,地震,風雨等等,全部是自然科學現象。 幸運的是大明的宗教并不夠強勢,反而是文人的地位更高,所以和尚與道士們雖然想辦法反對,試圖反駁賀虎的學說,但是更多的學者們被賀虎的才華和想象力所折服。 乃至青年學者戴國偉更是激動地表示:“我一直以為我的三大法則是無解的謎團,但現在看來,我錯了。賀虎的引力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的奧秘。” 科學方法論已經是大明學術界的共識,在這一準則下,賀虎的學說實在是太過完美,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人們無法推翻。 整個宇宙的奧妙,在人們的眼前被打開了。 原來是這樣。 竟然是這樣。 賀虎的老師主動說道,“我不如自己的弟子。”師徒關系的和解,更是成為了美談。 自此以后,賀虎的名字在學術界廣為傳播,從出名學者變為了學術界泰山,而此時的賀虎還不到三十歲。 他的引力學理論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引用和研究,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前沿領域,而賀虎本人也在這個領域不斷深入探索,希望能對自然界的理解和探索做出更大的貢獻。 “科學的大門被打開了,從此以后是科學的世界。” 技術報上的頭版頭條,讓和尚與道士們頭疼,他們甚至不敢去騷擾賀虎。 幾千年來的迷信徹底被科學打敗,哪怕俗世間仍然信奉迷信。 很快,戴國偉又在新的公式下,推算出了彗星的回歸日期,這顆彗星被命名為戴國偉彗星,雖然學者們知道,他們活不到那天,但是后人可以證明這偉大的發現。 如果那一天后人證實了這件事,那么科學的地位將再也無可動搖。 人們把這一年稱為行星大發現之年。 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墻上鑿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在陽光照射下,一個倒立的人影就呈現在屋內對應的墻上。 《墨經》中解釋道:“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意思是說光穿過小孔如同射箭一樣,是直線進行的,人的頭部遮住了上面來的光,成影在下邊,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來的光,成影在上邊,于是便形成了倒影。 這是幾千年前古人的實驗。 自然科學家陶鏴前年在自己的演講上提出的例子之一,通過報紙的傳播,成為了許多人熟知的故事。 “光是有顏色的。” 這個發現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光學現象。 它背后隱藏的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是光與影的奧秘。賀虎在引力學的道路上達到了瓶頸,很快轉移了研究方向,希望通過更多的學科研究,最后相輔相成。 最近幾年出名的研究成果,賀虎最終選擇了陶鏴的成果之一。于是,他開始致力于光學的研究,試圖揭示更多的光與影的秘密。 用簡易的設備進行了多次實驗,不斷驗證和完善自己的理論。 他發現,光通過小孔產生的倒影,其形狀、大小和位置都與光源、小孔和接收平面之間的相對位置有關。與先人不一樣,如今的學者們習慣了研究其中的規律和奧秘。 隨著時間的推移,光學理論已經被更多的人開始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這一領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賀虎與他們利用墨子的研究為基礎,試圖推導出其中的理論來解釋許多的自然現象,以便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雖然古人的實驗已經被證明,但是賀虎并未滿足于此。 他深知當下光學領域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著人們去探索,目前的研究成果,還有許多可以繼續深挖的方向,于是,他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與工匠們試圖研制出更先進的光學儀器。 他要求的光學儀器雖然沒有制造出來,工匠們卻意外的制造出了顯微鏡。 顯微鏡成為了賀虎的發明之一,學術界再一次被賀虎震撼,人們都在討論賀虎,以及為顯微鏡的功能說震驚,唯獨賀虎不滿意。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那間黑暗的小屋和那個鑿開的小孔,來自于墨子。 “迷信是真的還是假的。” 第(2/3)頁